專家:未來天津有望成為中國資本市場第三極
“隨著國家對天津金融政策的傾斜,天津將有望成為中國資本市場上的第三極,和上海、深圳共同構建國家完整的金融市場體系。”4月10日,中國城市經濟學會秘書長劉維新在接受本報專訪時,向記者描繪了一幅未來中國金融市場發展的“三極版圖”。
劉維新認為,上海將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在未來輻射整個亞洲,深圳作為南方金融中心和香港聯動,而天津將作為新興的區域金融中心輻射華北以及東北亞。
4月11日,本報從深圳獲悉,從今年開始,深圳將大幅度提高“金融創新獎”的獎金額度。據深圳市金融辦主任李林透露,3年來,為鼓勵在深圳的金融機構加速創新,并吸引更多的金融機構到深圳落戶,“金融創新獎”已經為在深圳的大批金融機構累計發放了2000多萬的獎金。
與天津和深圳不同的是,上海已經形成了難以替代的金融市場體系。上海市浦東新區金融辦主任助理曹昱對記者表示,上海打造國際金融中心的下一步規劃,是將浦東陸家嘴金融城向東擴展,積極營造金融文化氛圍,通過加強一般市民對金融業的認知,發展與釋放金融中心的“軟實力”。
京津聯動 北方將現金融中心
“近水樓臺先得月!”對于天津最終申請獲得OTC市場,劉維新如此評價。
就在今年1月16日,濱海新區特別出臺了《天津濱海新區招商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準備借助財政稅收優惠政策來吸引更多的金融機構落子。
記者從《辦法》中發現,天津將利用中央財政專項補助、市財政撥款、濱海委籌集的資金以及其他資金對新遷入濱海新區的金融企業給予資助。整個《辦法》囊括了對落戶的金融機構從住房、汽車、辦公用房等各個方面進行資助。
“我們的目標是能夠和深圳、上海共同構建起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天津市金融服務辦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盡管OTC市場最終建立至少還需要一到兩年的時間,但是OTC市場能夠使天津有望和上海、深圳同樣建立起一個資本交易市場。
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濱海新區已經吸引了包括工商銀行金融租賃公司、摩托羅拉財務公司、渣打銀行服務外包中心等一批金融總部機構落戶濱海新區,“中、農、工、建”四大國有銀行也都已經將總行的綜合經營業務部設在了濱海新區,進行“綜合經營”的業務試點。
此前,濱海創業風險投資引導基金和國內第一只產業投資基金“渤海產業投資基金”相繼成立,紅杉資本等一批私募基金也在天津安家,而天津市地方金融控股公司——泰達國際金融控股集團正在籌建之中。對此,業內人士分析,天津未來很可能會成為一個以創業基金和公私募基金為主的基金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