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軟環境 上海仍有優勢
上海社科院金融中心主任楊建文認為,盡管當初在爭奪OTC市場的過程中,上!皵∠玛噥怼,但是比起天津,上海擁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據楊建文分析,在十多年的發展過程中,上海已經積聚了大量金融機構和完整的金融體系,充分表現出利用和配置全球資源的能力。
在楊建文看來,上海的金融發展優勢主要體現為三個方面:第一為區位優勢,上海所處的長江流域是人口密度、經濟活動密度和城市密度最高的地區,上海作為金融中心的聚集和擴展作用更易得到發揮;第二個優勢則來自上海與國際的聯系,其人流、物流、資金流乃至信息流、管理流為上海的發展提供了基礎性條件;第三是上海已經形成了難以替代的金融市場體系,金融機構相當程度上是跟著市場走的,上海已經集聚了眾多的金融機構,這一點天津和深圳在短期內都很難復制。
4月11日,記者從浦東新區金融服務辦了解到,陸家嘴正在逐步考慮金融貿易區東擴計劃。在東擴后,浦東陸家嘴還將有200萬平方米可提供給新設立的金融機構。據曹昱介紹,截至今年一季度,浦東已經共有金融機構500余家,這與到2010年陸家嘴要容納600家以上金融機構入駐的目標相差不遠,現在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內的辦公樓出租率已近滿。
曹昱還透露,上海正在制定和實施新的金融發展戰略,包括研究并推動金融創新試點,以及與其他國際金融中心合作和交流等。他認為,要打造國際金融中心,除了引進金融機構、發展金融產品和建設合適的基礎設施外,還得營造金融文化氛圍。
借創業板 深圳獲助力
自從內地和香港簽訂了CEPA條款之后,一大批香港金融機構都把內地總部設在了深圳。記者在日前獲悉,生命人壽已經把總部注冊地從上海遷往深圳,且總部的一些功能中心也將移往深圳。盡管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對記者稱,只是一般性地將法定注冊地遷往深圳,因為能夠獲得當地的財政支持,但業內人士分析,隨著深圳創業板即將推出,一些金融包括非金融的機構將更加青睞深圳,因為可以借創業板在深圳上市。
深圳金融業最大的特點無疑是創新。27年來,深圳金融業勇當中國金融體制改革開放中的第一個“吃螃蟹者”,在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領域中創造了中國金融史上的一百多項“第一”,使深圳金融迅速發展壯大,成為我國區域性金融中心。在介紹深圳金融發展思路的時候,深圳金融辦主任李林如表示,隨著香港和內地的經貿關系更加緊密,深圳作為區域金融中心的優勢也會更加明顯,且創業板的推出,會為深圳金融業創新提供更加肥沃的土壤。
劉維新表示,在目前中國資本市場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上海、深圳已經明顯地成為了中國金融體系中的兩極,天津起步晚但速度快,將會成為第三極。在未來,中國將可能出現第四極甚至第五極,如重慶和成都當前正爭奪西部金融中心,武漢極力想成為中部金融中心,屆時中國的金融市場體系將會更加完善。當然,這一過程可能將長達數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