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轉變
如今市場上形形色色的中介公司,從坐擁數十家甚至上百家門店的知名品牌企業,到只有一個小門面的個體戶。 據統計,目前,東莞市的廠房中介到工商局登記的有172家,沒有登記的還有400多家。新形勢催生新中介“洗牌” ,這牌非但沒有越洗越精,反而越洗越多,被淘汰者遠不足以抵消新加入進來者,現在廠房中介市場競爭激烈堪比房地產中介。
在慘烈的市場競爭面前,不僅僅是中介企業之間的你死我活的競爭,也是經紀人的工作環境惡化,經紀人群已日益陷入行業危機引起的生存困境。
“總體交易量本來不算太大,加上門店林立,僧多粥少,光靠收取經紀傭金,中介怎么吃得飽!秉S雅鑫的話一針見血!吧嘀嗌偈且粋原因,而另一個原因則是,早年在市場開拓方面比較成功的中介公司,更容易得到開發商的認同,從而造成一個滾雪球的效應!币虼,一些缺乏核心競爭力的大小中介除了各出奇謀、違規牟利,或偃旗息鼓、奪路而逃,實在沒有更好的選擇,不得的選擇結業并不奇怪。
中介公司是個弱勢群體,在競爭激烈的勢態下,中介公司面臨著由暴利到平均利潤的轉化,贏利能力下降,在中介產生的各項利潤構成中,策劃是智力含量最高的,但利潤小;銷售的智力含量不如策劃,但卻是最贏利的;作為一個靠智力吃飯的行業,頗有些舍本逐末的味道。
中介業內人士認為,現在中介的策劃代理活動模式幾乎雷同,競爭越激烈,市場銷售壓力就越大,這對從事中介代理的公司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廠房中介公司如其在水深火熱的競爭環境中摸爬滾打,不如來個角色轉換,變身為以招商引資、代理為主,顧問為輔的創新經營模式。
珠三角一直有著潛在的產業優勢,香港貿易發展局在2007年10月至11月期間,向337家在珠三角從事加工貿易的香港企業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高達78.3%的受訪公司表示不會考慮遷移其在珠三角的生產活動,珠三角仍是港商投資首選地,始終是廣大投資商首選的沃土。作為廠房中介,思維轉換了,角色轉變了,無疑能成為招商引資的生力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