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只是少了一塊背包的標樣,但是路易威登公司還是因為不符合中國的產品標準而受到處罰,杭州店停業十多天,罰款46萬多元,面對這場質量門事件,路易威登公司通過媒體正式向中國消費者道歉,并且在巴黎成立了一個工作小組,專門研究中國的質量要求。
作為全球最知名的奢侈品之一,LV事件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最近百度財經的一份調查顯示,當問及:你認為皮具商品是否必須有顯示皮包材質、品牌的標識時,回答必須有的占73.91%,回答沒必要的占26.09%。整體調查顯示,多數公眾支持浙江省工商局的查處決定。
在暫停營業11天之后,位于杭州武林廣場的LV旗艦店于6月16日恢復正常營業,在這場因缺失產品標樣而引起的質量門事件中,他們也付出了相應的代價,記者了解到,浙江省工商局已經向路易威登(中國)商業銷售有限公司下達處罰決定通知書,責令其限期整改,沒收違法所得29.86萬元,并處罰款46.25萬元。
面對浙江省工商部門的處罰,LV的反映可謂積極,路易威登中國商業銷售有限公司公關總監趙曉靜表示,他們將積極配合工商部門的檢查,并進一步進行內部自檢,目前LV公司在國內其他城市的專賣店也在與當地工商部門溝通,決定是否將商品補上材質標樣,盡快使相應產品符合中國國內的相關標準。
與此同時,法國路易威登中國區總裁施安德表示,完全服從中國的法律,完全服從浙江工商的處罰,并感謝浙江省工商局指出公司存在的問題,公司將全力配合工商部門執法,以最快的速度落實整改,妥善處理消費者投訴事宜。
應該說,確實有不少洋品牌都是依靠過硬的質量,在中國消費者當中樹立了自己的形象,但為什么最近兩三年,質量問題被曝光的洋品牌卻有增無減呢?
邱寶昌,中消協律師團團長,這些年邱律師一直在關注和參與中國消費者在洋品牌質量門事件中的維權,在邱寶昌看來,最近幾年洋品牌被曝光的事件越來越多,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中國消費者的觀念這些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中消協律師團團長邱寶昌:“為什么現在這么多,一方面原來我們的普通消費者就認為一個價格高,一個品牌又大,又有強大的宣傳廣告效應,所以老百姓就誤認為洋品牌沒有問題的,而隨著這種經濟全球化,洋品牌的問題逐漸的暴露出來,所以老百姓的法律意識也增強了,也不再像原來一樣去迷信洋品牌了。”
何曉明,浙江省工商局消費者權益保護處副處長,在最近幾年浙江省工商局查處洋品牌的行動中,何曉明幾乎每一次都參與了。
浙江省工商局消費者權益保護處副處長何曉明:“為什么這個洋品牌的問題引發的社會反響會大,因為往往在消費者心目中認為像大牌代表了一種高質量,或者說代表一種高品質,所以一旦他們所有發現的時候不符合中國的標準,有這個質量問題,那引起的關注度自然就比普遍的商品高的多。”
何曉明告訴記者,前些年他們和很多中國的普通消費者一樣,都認為洋品牌的價格那么高,所以質量一定好,所以對于洋品牌的監管,也比較放松,然而在2005年他們相繼查出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標以及sony數碼相機不合格以后,浙江省工商局突然意識到,洋品牌其實是一個急需加強監管的領域。
浙江省工商局副局長馬柏偉:“可以這樣子說,我們每一次的商品抽測當中都有洋品牌不合格的,這個的確如此。”
隨著對洋品牌監管的加強,從2005年開始洋品牌質量問題被頻頻曝光,不過馬柏偉說,他們并沒有故意刁難洋品牌。
馬柏偉:“國內品牌,國際品牌同時抽檢,所以不存在我針對某一個來說,如果從市場商品種類來說,我們抽檢的肯定是國家商品多,洋品牌少的,之所以洋品牌質量問題會引起那么多的反響,我認為一個和洋品牌的知名度有關,消費者的關注度有關,對我們來說是一視同仁。”
馬柏偉說,工商部門主要是負責流通領域的商品監管,實際上他們對于洋品牌的監管,從總體數量上看,遠遠還比不上國內產品。
記者:“在你們每年檢測的這個商品中,涉及到的進口品牌能夠占一個多大的比重?”
何曉明:“實際上我們進口品牌的檢測,在我們整個檢測中比例是不高的,我們只有1%的比例,那么去年我們整個系統有做了24000多個批次,進口品牌的話只有240個批次。”
何曉明說,他們工商部門對于進口品牌的監管力度還會不斷加大,而在邱寶昌律師看來,要想使洋品牌質量門事件減少,除了需要工商部門對于流通領域的進口商品加強監管力度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環節絕對不能忽視,那就是對于進口商品的檢驗檢疫要更加嚴格。
邱寶昌:“我們的海關部門作為商品的進口和出口的第一關,最重要的一關,一定嚴格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檢驗檢疫進行通關,不能給任何的品牌,不能因為品牌大而放松對它的檢驗檢疫,而也不能因為它的品牌小就加重對它檢驗檢疫,就一定要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嚴格執法,這樣能夠從根本上杜絕不合格的國外品牌,國外商品流進中國,在中國流通。”
記者:“攔在第一道門外了。”
邱寶昌:“對,就像你不合格,我講的你在拒之于國門之外。”
標準已成為政府和企業都不能忽視的關鍵一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