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ner研究預測,到2012年,有一半的線上或離線消費購物都將具備某種網絡元素,即使最后是到店里買,也可能先上網搜索產品評監、閱讀介紹新產品的博客文章,或使用網絡比價服務。
沒有一套放諸四海皆準的社交媒體廣告與營銷辦法,因為每一家公司都不一樣。但Sarner提議一個訣竅:在推出活動之前,先確定有明確的動機,光是“引起話題”還不夠,最好要有一個預見新趨勢的策略。
接下來進入挑選階段:是要選用現有的技術,該不該自己打造,焦點要集中在視頻、討論、Digg似的投票?
他指出,社交媒體營銷最明顯的挫敗,例如眾多廠牌紛紛爭先恐后進駐第二人生(Second Life)的虛擬世界,是因為沒人提出或回答上述問題。Sarner說,這些商家只是建立虛擬總部,巴望第二人生會協助他們取得大眾魅力,但卻仍難以跳脫次文化、未來派小眾論壇的地位。
對部分企業而言,在第二人生打廣告若能明確瞄準對象,運用3D技術呈現創新的東西,仍可能是個好點子。他舉電動車為例說:假如本田推出一款完全以電力發動的新車,可以很自然地在第二人生宣傳。電動車本來就具有未來的味道,很投合第二人生社交人士的口味。
被問到經濟不景氣是否導致企業刪減社交媒體營銷或客戶關系活動,Sarner表示不以為然。他說,許多企業在財務緊縮的時候反而會轉向網絡與消費者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