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拆借
房地產企業拿地絕大多數均采納杠桿財務,拖欠土地出讓金在業內司空見慣。前兩年,樓市處于上行通道,囤地之風盛行,地產大亨豪擲千金,不惜血本囤地升值。面對高亢的飆地情緒,杭州西湖區一家實力地產商卻謹慎地控制著自己的“欲望”,沒有吞下一幅地,緊緊握著一大把現金。如今,這家曾被同行漸漸淡忘的保守公司,重新不斷被同行惦記。
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我們公司已經向在杭州市區開發一個大盤的地產商火線輸送了6000萬元人民幣,借款期限為6個月。我們作為投資方,向融資方提出了約定的條件——如果融資方不能按期還本付息,投資方將以6000元/平方米的價格,優先收購融資方旗下正在預售的房產物業,作為現金抵押物。這是雙方對于未來不確定情況的一種約定,通過條款的設計和制度設置,可以有效保護投資方的利益。”
事實上,融資方正在預售這個樓盤原價接近2萬元/平方米,優惠打折之后的價格也在1.5萬元/平方米左右。相比市場價,協議中約定的6000元/平方米是一個“腰斬價”。
浙江建工房地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企劃部副經理周瑜認為,市場環境與政策雪霜相加,融資渠道不斷收窄,令一些開發商絕地求生。地產商正在實踐多元化融資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