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風暴下,中國龐大的勞動力市場,正承受著這一波侵襲。沿海的勞動力正向中西部大量回流,背后這究竟有什么內情和無奈?返鄉民工又將面臨怎樣的困境?
日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別奔赴東莞、溫州、安徽等地,為您揭示深陷金融風暴下的農民工生存現狀。
一場危機正在溫州制造業的各個領域快速蔓延。
訂單做完了,外商卻遲遲不打錢過來,望著車間里積壓的幾千件西裝,溫州老板楊文(化名)一臉的無奈。再過兩天,他的這家貼牌加工廠即將停產,運氣好的話,如果一個月后接到新訂單,就能恢復生產,否則,300多名工人將面臨失業。
目前,溫州近一半以上以出口為主的服裝加工廠處于停產或半停產狀態,工人流失嚴重,溫州制造業正面臨艱難的轉型。
背景:停產
中小企業快撐不下去了
溫州市經貿委經濟運行綜合處處長李雄偉昨日向記者表示,今年7月初,該處對全市31個工業強鎮和開發區的15521家中小企業進行調查。調查發現,有1009家企業停工或半停工,另有250家企業倒閉,合計1259家,占調查企業總數的8.1%。
“溫州中小企業總數有14萬家,據我所掌握的數據,去年全年溫州超過4%的企業倒閉,今年可能上升到5.9%!碑數匾还賳T透露。對此李雄偉稱,5.9%應該達不到,但具體是多少不便公布,“其實有關這方面的數據很難精確統計,很多溫州人這家公司辦不下去了,就會另開一家,原來的那家一般也不去注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