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滬上實行新版《車險自律公約》,手續費回歸到“15%+4%”的統一起跑線。雖然中小產險公司失去通過高手續費獲取車險業務的優勢,但其業務并未明顯下滑。知情人士透露,在平等手續費競爭的背景下,大產險公司有了挑選業務的余地,而中小產險公司為了業務量“被迫”接受那些風險較高的“低質”業務,積累的高風險將成為謀求效益的隱患。
業務量不降反增
之前,中小產險公司因品牌和網點不能與大公司競爭,只好在車險價格上做文章,通過向中介支付超額手續費以拉動車險業務規模,這實際上是一種變相的價格競爭。如今,手續費被嚴格限制,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中小產險公司將面臨投保資源稀缺的窘境。
但實際上,中小產險公司的車險業務卻并未出現下滑:上海保險同業公會統計數據顯示,9月,除了天平車險環比下降61%之外,天安、大眾、永誠的車險業務均環比增長超過20%,大地、華泰的增長則達到50%。
大地、天平、渤海等公司尚有專屬電話車險這一途徑,對于大多中小產險公司來說,在失去有效業務渠道的同時,仍能實現8、9兩月的業務增量,頗令人思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