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他提議采取三大舉措改變這種局面。
第一,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持。商業銀行要重視對中小企業的貸款支持,擴大對中小企業的貸款規模,提高受信額度。積極發展與中小企業規模結構和所有制形式相適應的社區專業銀行,解決銀行與中小企業之間信息不對稱的痼疾,減少信息、談判和監督的成本。逐步完善中小企業融資的信用擔保制度,使無形資產也能夠作為財產抵押,在適度控制擔保風險的基礎上合理擴大信用擔保的覆蓋面,允許企業按有關規定以知識產權和有效動產作為財產抵押向銀行貸款,以解決中小企業在推進技術創新成果產業化過程中資金不足的問題。
第二,加快構建支持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適時推出創業板,使更多具有技術創新能力的優質中小企業與資本市場對接。建立全國性的技術產權交易市場和信息共享平臺,使其成為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業和技術創新的融資場所。積極發展面向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債券市場,鼓勵科技型中小企業進行債券融資。
第三,盡快建立跨部門征信系統。 健全市場服務體系
陳昌智還表示,企業進行技術創新產業升級時需要及時了解和掌握市場需求、國家產業政策和國際國內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等方面的信息,因而迫切要求提供完善的社會化服務體系。他說,“雖然我國各類科技中介組織發展較快,但其中相當一部分中介組織的社會化、市場化、專業化程度較低,從業人員素質和服務質量不高,與發達國家為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建立的社會服務體系相比還很不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