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了解到,在我國各保險公司的產品目錄中,有針對性的、能充分體現體育運動特色的保險產品較少,中國體育保險產品的缺位,導致的結果是體育保險中蘊藏的無限商機得不到開發,運動員、賽事本身及體育財產得不到有效的風險保障。
有關專家表示,目前,我國的大多數體育保險是帶有贊助性質的,遠遠滿足不了現實需求。目前,體育保險市場在我國是一個較新的領域,雖然近年來我國體育保險業取得了一些突破性進展,如“足球保險體系”、“游泳池保險條例”相繼出臺,但體育保險總體來說還處于起步階段,存在險種少、費率高、條款缺乏靈活性、不能滿足不同體育項目要求等諸多問題。
保險公司人士表示,由于體育運動是對人類生理極限的不斷挑戰。在訓練和比賽中的高難度、高強度、高對抗和高標準決定了體育運動的高危險性,傷害事故難以避免,死亡率、傷殘率都較高,我國在這些方面相關統計數據還十分匱乏,大多數保險公司不敢貿然涉足該領域,加之體育保險專業人才缺乏,而體育保險又是一類技術性很強的業務,因此,很多保險公司并不具備這種能力,只能“望而卻步”。
同時,除了體育賽事之外,全民健身和學校體育也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但長期以來,大眾體育保險和學校體育保險,一直是體育保險的薄弱領域,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險需求的增加,此類體育保險產品的需求將會明顯增加,也將會成為一個巨大的潛在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