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新金融援助計劃的實施也將面臨重重困難。一是美國金融機構的不良資產規模龐大。據估計,清理美國銀行中數萬億美元的不良資產,至少需要2.2萬億美元,如此巨額資金從何而來是個大問題。二是如何給不良資產定價是一個現實難題。若按市價定,不良資產將隨著市場價格下跌而不斷增加;若定價過高,銀行獲利而犧牲納稅人利益;若定價過低,銀行又不愿意出售不良資產。三是政府對銀行等機構的指令自相矛盾。一方面,要求銀行改善資產負債表,另一方面,要求銀行擴大放貸規模,在衰退背景下,銀行貸款越多,風險越大,銀行普遍存在抵觸情緒。
再次,住房救助計劃的力度不足以扭轉房地產市場頹勢。住房抵押市場未來損失可能高達萬億美元,投入一兩千億美元不可能解決問題。美聯儲最近表示,沒有跡象表明住房市場開始企穩,未來幾個月商業房地產將嚴重惡化。穆迪公司也認為,美國平均房地產價格要到今年底才可能觸底,而一些嚴重的地區房價回升要到2011年。
此外,這些政策措施還可能產生危險的副作用。其一,經濟刺激計劃中包含“買美國貨”等條款,給已抬頭的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火上澆油”。其二,為超大規模的財政開支和巨額注資籌資,美國政府未來幾年的財政赤字將超過萬億,要么通過每年發行國債,很快使國債總額超過GDP(15萬億美元);要么印鈔票,引發通貨膨脹,嚴重打擊長期國債收益率和美元長期走勢,甚至可能造成美元崩潰。其三,刺激或救市計劃會還帶來資源浪費。據報道,刺激計劃剛出臺,各界哄搶資金,其中不少項目(如建高爾夫球場等)與刺激經濟計劃宗旨相去甚遠。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格曼甚至批評該計劃是“金錢換垃圾”。
綜觀之,盡管奧巴馬的“三把火”在經濟“嚴冬”中給消費者和房主帶來了一些“暖意”,但仍不足以擋住金融“寒流”的襲擊,近期內難以終結美國經濟衰退。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 甄炳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