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目前國內商業銀行的貸款準則、管理辦法對于大型企業和中型企業的差別基本上不大,但對于小企業,不論是風險評價、貸款管理體制等卻是有著本質的區別。這樣,國內銀行由于把Cye.com.cn中小企業合并統計,上半年中小企業雖然得到了53%,但實際情況卻是中型企業得到44%,而小企業僅得到8.5%,小企業們是“被貸款”了。不僅如此,中小企業的貸款利率整體還要明顯高于大企業。一位銀行人士形象的舉了一個例子,大企業一般貸款金額大,相當于批發,中小企業一般金額小,相當于零售,批發業務當然要比零售業務的利率低。
而且,中小企業也有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之分,中小國有企業很多都是地方政府的“長子”,它們所享受的政策、所掌握的資源都是中小民營企業遠遠不可比擬的,在銀行信貸上顯然比中小民營企業具有優勢,而這些國有中小企業的貸款卻要算到整個中小企業貸款之中。此外,一些名義上發放給中小企業的貸款授信,實際中卻往往并不到位或者變相又拐到了大企業的身上。這些數字上的粉飾當然也都會撐起中小企業的貸款規模和占比。
倘若全國中小企業貸款增幅真的跑贏大市,針對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政策也就沒有必要再苦苦醞釀了。不過,在我們看來,中小企業占貸款余額過半,其實只是統計上的誤區,實際上并沒有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困境,對政策有可能形成極大的誤導。(作者為安邦公司分析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