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晶,再有不到一個月就要研究生畢業的女孩,前一個月剛剛簽約國內某大行管理培訓生,“衣食無憂嘍!”此時正在準備論文答辯的她一臉輕松。而就在半年前,她正四處海投簡歷,但目標單一,只投銀行,“銀行工作輕松,最重要的工資還高。苦讀寒窗這么多年,不就為了能有個好工作嘛。”
像田晶這樣想法的人絕不是少數,田晶回憶招聘考試、面試情況時,仍心有余悸。“你能想象嗎,一個崗位招10人,網上報名報了9000多人!網絡篩選出1000人參加筆試,然后100人參加面試,50人參加二面,最后定下10人。”
“就業形勢嚴峻是一方面,但最主要的還是銀行待遇高吸引人。”某行人力資源部門人士表示。
“誰不知道銀行工資高呢?”田晶介紹,她在銀行工作的師兄師姐們第一年月薪就能有5000、6000,年底還能有筆不菲的獎金。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金融業職工平均工資水平居各行業之首,而銀行業平均工資水平又居金融業之首。此外,如田晶們這般趨之若鶩投奔銀行的原因不僅僅是工資高,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銀行從來不缺錢發工資。即便銀行資金面出現緊張,一個再融資計劃就可解決。
經過2009年的天量房貸,銀行資金面吃緊,14家上市行今年紛紛祭出再融資計劃,金額逾5000億元。與此同時,銀行高薪照發不誤,2009年14家銀行應付薪酬總計1516億元,人均薪酬達19萬,其中披露的高管薪酬超4億元。
銀行業人均薪酬19萬
“除了公務員,家長們最想讓子女就業的行業恐怕就是銀行了。據我所知,在全國性的商業銀行中,剛畢業的研究生月薪拿到5000不成問題,而且各項福利制度也很完善。”渤海銀行天津某支行行長告訴《投資者報》記者。
金融界的工資水平已成為各行業的翹楚,增速、增幅極快。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978年金融業的工資總額僅有3.6億元,在當時的16個行業中位居倒數第二,平均工資水平610元,位列第10位,后6位均屬第三產業。這與當時的政治經濟環境有關,當時國家更重視重工業發展,金融業基本沒有商業市場化可言。
改革開放后,由于金融業在經濟發展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市場化條件下,工資水平逐年攀升。1994年金融行業工資總額突破百億元大關,16個行業中位次僅上升兩位,但同年的平均工資水平是1978年的10倍,達6712元,躍居頭把交椅。
2006年金融業工資水平又跳一關,突破千億元,當年工資總額1170億元,比1978年增幅達32400%,平均工資水平達3.9萬元,增幅達6421%。
兩個指標增幅遠超改革開放以來全國總體增長水平,截至2006年,全國工資總額增幅僅3900%,平均工資水平增幅3013%。
《中國勞動統計年鑒2009》數據顯示,2008年金融業工資總額占全國各行業總計額的6%,但金融業的職工平均工資遠超全國平均水平,在各行業中位居第一,金融業職工平均工資逾6萬元,而各行業總計職工平均工資近3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