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數年,懸在第三方支付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終于落下。
6月21日,央行制定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正式對外公布,游走在法律和監管灰色地帶的第三方支付首次獲得正式“名分”。
與此相應,《辦法》就像一道紅符,讓國內第三方支付行業走到一個分水嶺:未來一部分獲得牌照的企業,或將登堂入室;而規模較小或有非法運營情況的第三方支付企業無疑將被阻擋在門外。
據了解,目前第三方支付企業主要分兩大類:一類是互聯網型的支付企業,如:支付寶等企業;另一類為金融型支付企業,經營策略偏金融化,更注重交易安全和風控等,如:匯付天下等企業。業界預測,當前300多家支付公司估計至少有一半要被淘汰。
第三方支付行業洗牌無可避免的同時,亦悄然醞釀著新的市場機遇。受《辦法》出臺刺激,資本的神經也開始活躍。“最近很多資本機構都在第三方支付領域尋找投資,洽談項目,市場非;鸨!比A興資本副總裁黃勝利告訴記者。
“這是一個新的起跑線!庇兄Ц镀髽I人士說,第三方支付真正拼實力的時候到了。
躍躍欲試的資本
政策的明朗化讓第三方支付機構壓在心中許久的石頭終于落下。“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地位被合法化,不用再像以前一樣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地發展業務。”支付寶相關人士說,這將有利于行業展開手腳,大力開拓新的業務方向和商業模式。
很顯然,不確定性的消除,也讓第三方支付更受資本青睞!罢呙骼屎螅Y本對第三方支付市場的投資變得非;钴S!秉S勝利告訴記者。
最新公布的《辦法》就支付機構的市場準入資質要求和經營范圍等業內最為關注的內容做出明確詳細規定,并定于9月1日起開始施行。易觀國際高級分析師曹飛認為,《辦法》出臺有助于第三方支付行業的規范和長遠,“對于第三方在線支付公司而言,‘牌照’的門檻并不算高”。
這直接刺激了資本市場的神經。據記者了解,資本的路徑主要分兩條:戰略投資者和財務投資者。沒有第三方支付經驗的基金、保險等公司欲以戰略投資者的身份入股現有第三方支付企業,參與市場競爭;而此前尚未涉足第三方支付的公司,則欲以財務投資的方式分得一杯羹。
曹飛認為,在《辦法》公布之前,業界對第三方支付的市場地位和發展前景尚存疑慮,但現在懸在第三方支付公司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已經落下。同時,《辦法》對于第三方支付的資本背景并沒有做出明確規定,這等于給了其相當寬松的融資環境。
根據《辦法》的規定,第三方支付公司申請牌照的主要門檻是,全國性企業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1億元,省級不低于3000萬元;截至申請日,連續盈利兩年以上;以及最近三年未因利用支付業務實施違法犯罪活動或為違法犯罪活動辦理支付業務等受過處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