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投行預測,中國未來5年內愿意消費奢侈品的人將上升到1.6億,有學者建議,開征奢侈品稅和奢侈稅也許是合理調控消費的好辦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調節社會收入分配的不公。
中新社援引人民日報11月24日報道,在過去一年里,中國奢侈品銷售額增長了30%,增幅再次雄踞全球首位。高盛投行預測,中國未來5年內愿意消費奢侈品的人會從4000萬上升到1.6億。
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表示,確切地說,對于那些獨特的、稀缺的、常人消費不起的物品或服務,我們會將其定義為奢侈品。其范圍涵蓋了小到世界最貴的貓糧、高級成衣、名貴珠寶、大牌箱包,大到私人飛機、豪華游艇、別墅山莊等。
在全球經濟復蘇前景不明和通貨膨脹預期加大的背景下,中國的奢侈品市場并沒有“縮水”。隨著西方市場陷入低迷,眾多奢侈品品牌、跨國公司開始將目光瞄準中國。去年,光奢侈品消費一年卷走中國人155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10%。高檔消費品數量的增多,一方面折射出中國民眾生活質量和消費理念的日漸提升,成為綜合國力增強的一個“晴雨表”,另一方面也顯示洋貨的入侵擠占中國消費產品市場,使中國消費產品面臨更加嚴酷的生存環境。
解決奢侈消費問題要發揮媒體責任。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購買奢侈品,無疑能給奢侈品牌帶來銷量,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越來越多的普通工薪階層追逐和消費奢侈品,對奢侈品牌和對社會來說,是不是件好事?我看值得商榷。中國經濟正在飛速發展,我們一年的變化,相當于國外七八年甚至于10年的變化。在這么一個經濟迅速發展的過程中,自然會產生許許多多的社會問題,包括富二代問題、奢侈消費問題。但是,這些問題不能都指望由政府經濟部門來解決。對于這類問題,我們應該充分發揮輿論媒體的道義責任。
開征奢侈稅或可調節社會分配不公
據了解,奢侈稅和奢侈品消費稅作為政府調節生產消費和社會財富再分配的手段,被世界各國廣泛采用。美國規定,對價格超過3萬美元的汽車加征10%的奢侈品稅。瑞典的消費稅一般是20%至25%左右,對政府不鼓勵消費的一些商品,如奢侈品等,稅后價格可能翻幾番。而臺灣近期提出開征奢侈稅的動議,稅收項目包括名車、豪宅、珠寶等,預計今年底前提出法案。
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市僑聯副主席潘慶林表示,眼下,國人普遍追求“吃”的奢侈,“用”的奢侈,“送”的奢侈,幾乎到了無孔不入的地步,“不求最好,但求最貴”,這不是一個好的現象。開征奢侈品稅和奢侈稅也許是合理調控消費的好辦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調節社會收入分配的不公。因此對某些奢侈的消費予以征稅,作為合理引導消費,間接調節收入分配的一種手段,對培養國民素質作用甚大。
北京市政協委員、中央財經大學稅務學院副院長劉桓認為,奢侈品的品種很多,針對特殊品種消費進行抑制,既有對奢侈品征稅的因素,也有環保要求等其他因素。比如對高檔汽車,我國現在已通過好幾個方面征稅,如車購稅、消費稅等,再加上油費上漲,可以說這幾個方面決定了汽車消費意愿。因此,目前還不構成出臺新稅種的充分條件。對奢侈品稅的征收應該慎重。對奢侈品征稅主要就是對國外奢侈品牌征稅,容易引起貿易糾紛。建議不如以循環經濟、節能環保的名義征收環境稅。如對高能耗、高油耗的汽車征收環境稅,同時注意對國內商品、國外商品要一視同仁。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