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還沒遇到溫州企業家要求大量贖回的現象。”沈一慧說。
然而,溫州民間資本在企業賬戶(民間借貸)與金融投資之間的流動速度之快,同樣令他猝不及防。
前述溫州證券公司營業部負責人介紹,當股市行情上漲時,某個賬戶一下子會流進數千萬元買賣股票,反之這個賬戶則存留僅數十萬元。
“在溫州募資,除了留神民間資本的快速流動,還要關注溫州資本帶來的杠桿融資倍數問題。比如1000萬自有資金,有些溫州企業家會通過銀行或民間借貸再擴大2-3倍,然后投資一家陽光私募基金產品。一旦資金鏈出現問題,他們隨時隨地都會要求贖回資金。”前述私募基金經理強調說。
“溫州民間資本大規模投資陽光私募,還需要拓荒與引導的過程。”沈一慧想要做的,是讓越來越多溫州企業家開始認可陽光私募的運作模式,這意味著他必須時常在原則與金錢方面做出取舍。此前,他曾婉拒當地一家溫州當地房地產公司的1億元出資,只因這筆錢必須在這位企業家能“看得到且管得著”的資金賬戶。
“這與國內陽光私募的發展方向不合拍。第三方理財與銀行資產托管已是國內陽光私募發展的必然發展方向。”沈一慧強調說,“所幸的是,溫州企業家對陽光私募與委托理財的認可度,正在提高。”
3.股權投資“草根成長”
在溫州,渴望參與股權投資的企業家扎堆。
中國風險投資研究院院長陳工孟出身在溫州永嘉縣,從他衣錦返鄉的那一刻起,“致力于引導溫州民間資本參與中國股權投資”,成為他最大的心愿。
2010年初,他甚至提出計劃成立一只暫名為“中院一號”、首期募資規模達100億元人民幣的母基金(FOF)。
經過3個月的調研,陳工孟卻感到“從構思到執行,征途將比預想的曲折”:一方面多數溫州企業家都是白手起家辛勤創富,如何能放心將大量財富交給別人管理;另一方面炒房炒煤的經歷讓溫州民間資本彌漫著“短期高回報”的投資沖動。
這和動輒將資金沉淀5-7年,高風險高收益并存的PE投資模式顯得格格不入。
“參考基金出資人(LP)不負責項目投資決策的所謂PE投資國際慣例,溫州民間資本已付出教訓。”一位溫州創投機構人士回憶說,所謂的教訓,即東海創投由于出資人(LP)與基金管理人(GP)在投資方向與項目管理方面的不和,導致出資人最終撤資并自立門戶。
然而,面對溫州千億民間資本的PE投資沖動,不乏前赴后繼者。
去年10月,高特佳創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與中國風險投資研究院合作,在溫州進行PE投資宣講,吸引眾多溫州企業家的投資興趣。
“尤其是高特佳與合肥市發起成立的政府引導基金,原計劃募資2億元,后來超募到2.8億元,且存在投資風險補償條款,被一些溫州企業家看好。”一位與會溫州企業家回憶說,“當時高特佳也帶來投資項目進行募資。”
高特佳創投人士證實,目前已有溫州企業家或將參與投資高特佳發起的創投基金或融資項目。
“創投基金在溫州募資變得很實在。”上述溫州創投人士表示,“他們不大會直接讓溫州民間資本參與投資他們管理的基金,以避免溫州企業家對GP管理團隊投資決策的干涉,而是帶著特別的投資項目來募資,并按GP收費慣例收取20%的業績回報。”
這恰恰是溫州民間資本最渴望的PE投資方式。
記者從當地一家創投公司了解到,他們設立了投資委員會,并執行“2/3票多數通過”的投資決策表決制度。但一系列“規范運作”的背后,卻是另一番投資決策流程。
這家創投公司投資委員會的9位成員主要負責投資項目(經別人介紹)的前期盡職調查與風險評估,并以此形成投資建議,但在最終投資決策環節,他們會征求每位出資人的意見,如果出資人不認可,可以選擇不出錢投資。同時,公司董事長作為出資最多,且受到廣泛出資人認可的出資人,當大家存在投資分歧時,可以直接行使一票否決權。
“通過這套模式,過去8個月我們已投出十多個項目,投資額已超過10億元。”這家創投公司負責人表示。而在投資收益分成方面,這家創投公司僅僅收取項目前期盡職調查費用為主,且收費時間得等到投資項目產生“利潤”后,額度是投資利潤的約3%。
但在推崇PE運作國際慣例的一位國內創投機構負責人眼里,上述運作模式等同于溫州企業家作為LP,需要在基金投資委員會參與投資決策,并在需要時刻行使一票否決權;且基金管理費見“收益”再收取。
“想想也奇怪,溫州的私募股權投資培訓班肯定會詳盡解釋在股權投資基金里,GP與LP的各自責任權利劃分,但真正愿意只作為出資人角色的溫州企業家并不多。”這是他在溫州募資時的最特別感悟。
或許,陳工孟的調研結果給予了其中的答案。
“在溫州民間資本參與國內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投資過程里,有很多方面是需要進一步相互磨合與理解的。”溫州商融創投總經理王遠青指出,“其中最主要的三個方面,一是溫州企業家還是覺得7年的基金存續期偏長,其次是溫州企業家對于基金項目投資管理需要更多更全的知情權;再次就是雙方在投資理念與投資方向方面的磨合,畢竟多數溫州企業家也是創業者,他們對很多行業發展軌跡有著自己的判斷。”
然而,這種磨合需要多久,卻是未知數。
4.PE專業化運作缺失
在溫州,企業家對股權投資,有著不同的理解。
1月22日,上海世博洲際酒店三樓的會議廳,眾多溫州企業家接受中國風險投資研究院的邀請,參與由四家國內股權投資機構出席的募資路演會。
會議間隙,一位溫州企業家和記者半當真半開玩地說:“有機會我也要發起成立一只股權投資基金,但現在還不懂怎么操作,準備先投資一只基金學習運作管理流程。”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