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大宗商品價格的一路高歌,令輸入型通脹壓力猛增。
一季度,中國鐵礦砂進口量增長14.4%,價格上漲59.5%;原油進口量增長11.9%,價格上漲24.3%;成品油進口量增長27.7%,價格上漲18.8%。這三類產品進口額合計比去年同期增加275億美元,其中因價格上漲直接導致進口增加177億美元,占比近2/3。
中國經濟發展對國際上的資源、能源類大宗商品的依賴程度逐步加深,其中石油、鐵礦石和銅三種產品的對外依存度已經分別達到了55%、60%和70%。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對PPI有直接的傳導作用,并會間接影響CPI。
國內勞動力價格上漲的趨勢也十分明顯,這成為CPI走高的又一推手。**********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和中信建投證券研究所近期在珠三角經濟區調研發現,當地企業2009?2010年間用工成本普遍上漲30%到40%,2011年預計仍繼續上漲10%到15%。**********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劉易斯拐點已經到來,抑或迫近,這使得勞動力價格將不可逆轉地長期上漲,成為普遍共識。”中信建投證券策略分析師鄭聯盛對記者表示。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咨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給出了工人工資上漲的另一種循環,即貨幣投放過多,導致資產價格特別是房地產價格上漲過快,直接導致消費價格中的居住類價格上漲,并驅動人工成本上漲。同時,近兩年農產品價格的大幅上漲,也促使農民工的用工成本增加。**********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王軍表示,勞動工資的上漲將不斷推升企業的成本,使產品價格和服務品價格升高,而物價水平的升高,反過來還將進一步促進勞動工資的上漲,形成“工資—物價”的螺旋上升趨勢。**********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上下游產業兩重天
終端消費品價格上升,僅僅是最直觀現狀。更為深遠的影響,是生產鏈條各個環節上產品價格的不同走勢,將給各類產業在未來2~3個季度的生產及利潤空間,帶來明顯影響。
“當前物價上漲的形勢,對上下游產業將發揮截然不同的作用。”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對《財經國家周刊》記者說。
一般分析認為,以鐵礦石、鋼鐵、有色金屬為代表的上游原材料產品,將因目前的物價上漲形勢而獲得更多利好。
對此,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一方面,主要因為美元貶值而形成的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將因為人民幣升值而構筑起一定的緩沖,從而使國內的原材料加工企業在進口價格上減緩壓力。而另一方面,由于身處產業鏈的上游地帶,從而使得這些企業具有較強的成本轉移優勢。**********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2011年地方政府面臨的一系列工程任務,對上游原材料產業的需求,形成較強的支撐作用。”李迅雷說,“從而使原材料產品價格上漲成為今年的大趨勢,并擴大這些行業的利潤空間。”**********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地方需求的一個重要來源,在于各地方在2011年必須完成的保障房建設指標。住建部曾于2011年3月表示,全年計劃建設保障房1000萬套,而這一規劃將形成1.3萬億元投資。“由于通過地方政府績效考核的硬性指標推進,這一部分形成的投資可以說是‘板上釘釘’,從而使得各地方對鋼鐵、水泥及上游建材產品形成巨大需求。”李迅雷說。
投資需求的另一個主要支柱,來自于區域結構逐步調整下、中西部大規模提速的基礎設施建設。這一趨勢在2011年第一季度投資數據中已有顯現。**********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1~3月,中國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總額39465億元,同比增長25%,環比增長1.73%。其中,中西部地區起到主要拉動作用,西部地區在1~3月的投資增長達到26.5%,而中部地區則高達31.3%。**********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這一投資格局會成為一個中長期走勢,對上游產業的產量及產品價格發揮明顯作用。”國家行政學院決策咨詢部研究員王小廣說。
如果說物價上漲在未來2~3個季度對上游產業將帶來較為積極的影響,那么以終端市場為主要發力對象的下游產業,則將面臨更多的“利空”因素。**********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和中信建投證券研究所調研的情況表明,2009年以來,無論是原材料成本還是人工成本都出現了明顯的上漲,2009年~2010年, 原材料成本最低漲幅達到15%左右,其中餐飲業的原材料成本漲幅為100%,電子行業成本上漲35%左右。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