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國家周刊》:你認為這次物價上漲的原因是什么?**********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陳東琪:不僅是大宗商品本身的需求增加帶來的價格上漲,更重要的是,大宗商品是美元計價的,美元本身是超歷史投放的。
美元投放量大,會帶來美元貶值性通貨膨脹的全球泛濫。消化這個因素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尤其是對農產品和資源依賴度較高的發展中國家,大量買進以美元計價的商品,因此輸入性通脹和物價上漲的壓力是非常大的。
從企業的角度講,國內資源品的稅費增加。盡管對短期的影響邊際量不大,但是它會持續影響。企業的總成本增加,這種成本要素漲價帶來的物價上漲,不是限價措施能解決的。
這次物價上漲既有市場的原因,也有政府的原因,是多因素造成物價總水平上漲。市場原因有需求拉動、成本推動、農產品周期、外部輸入等,政府原因如提高糧食收購價,提高電價、油價和其他公共品價格等,因此單一政策很難奏效,政府調控也要選擇時機,控制幅度。在目前價格上漲的市場力量很強的情況下,政府提價的措施應當推遲出臺,等一等,讓一讓,不要和市場擠,不要火上澆油。
長期來看中國沒有高通脹
《財經國家周刊》:長期來看,中國CPI上漲有什么趨勢?**********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陳東琪:估計這次CPI上漲會比上一輪經濟上升期即2002~2008年的上升期幅度要高。
上世紀80年代的CPI平均上漲7.7%,90年代是7.8%,但是這些都是短缺經濟時代的數字,最高的時候達到兩位數——24%,當時是把計劃定價變成市場定價,所有的商品供給短缺,所以導致了平均價格水平7%、8%甚至百分之二十幾。
2000年到2009年這十年物價總水平上漲平均不足2%。從短缺時期進入到結構性需求不足——當然不完全是有效需求不足,使價格上漲的長期壓力變小,才出現CPI上漲長期均衡水平不到2%。**********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財經國家周刊》:對今年經濟形勢以及價格走勢的判斷是什么?
陳東琪:歷史經驗顯示,只要GDP增長速度在10%以下,CPI就可以穩定在5%以下。今年GDP增長可能在9.5%左右,CPI上漲率不會高于5%,盡管可能若干月份超過5%。分月份季度看,二季度物價上漲壓力較大,上、下半年表現為“前5后4”,全年在4.5%或略高一點。大家主觀上希望物價總水平低一些,但客觀因素力量很強。
長期看,未來10年,特別是“十二五”時期,CPI漲幅預計比上一個十年高,平均在3%到5%之間,不是高通脹,而是一個中性通貨膨脹,總體上可控,也基本可接受。
《財經國家周刊》:你認為下半年CPI會出現收斂趨勢的原因是什么?
陳東琪:大宗商品比我們預期漲得快。短期因素促使5、6月份不會很快下來。長期來說,現在還不確定夏糧是不是豐收。如果減產了,投機者、消費者也會增加購買,增加囤積,推高價格。
5月份價格下來很難,但下半年會收斂。美國6月份完成QE2的定量寬松任務后可能會啟動加息周期,4月7日歐洲央行已經加息了,一般來說,歐洲加息后美國也會逐步加息。如果定量寬松政策到期后,美聯儲下半年加息,CRB指數(美國商品調查局依據世界市場上22種的敏感商品價格編制的一種期貨價格指數)可能出現高位震蕩,對我國資源價格的傳導效應短期減弱,使我國物價總水平短期收斂。
長期來看,中國勞動生產率提高、全球化等,加大了資源品使用的有效性,信息化調節了國際供求關系、進出口,加上中國的人口老齡化問題。這些因素都會對長期物價上漲形成一定的約束,降低長期高通脹預期。同時,我國經濟增長速度長期趨向減速,這也會抑制長期高通脹傾向。對中國來說,通脹是一個短期危險。但只要政策取向合理,措施操作得當,可以防范短期高通脹風險。
積極的財政政策應發揮更大作用**********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財經國家周刊》:針對當前通脹形勢,國家應把握怎樣的宏觀調控思路?
陳東琪:穩增長、調政策、保基本、穩市場。總體上增加供給,合理調控需求,把握好度。
要保證農產品的供給,增加儲備,適當增加進口,通過財稅政策支持,降低進口成本,適當增加稀缺緊張產品的進口。即使是房地產,也要既控制投機和投資需求,又要增加有效供給,特別是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給。
《財經國家周刊》:國家在存款準備金率、利率、匯率等調控工具的使用上應注意哪些問題?
陳東琪:關鍵是管好貨幣。利用好存款準備金率、利率、匯率政策。
數量調控要有度,央行報告透露存準率的上限是23%,我認為不能超過22%,商業銀行還需要一定的流動性。下一步,存款準備金率使用空間已經很小,下一步最好控制在21%左右,無限提高存款準備金率,不僅會大幅度提高央行調控成本,也會不合理地限制商業銀行正常流動性,抑制經濟持續增長,更會造成資金數量配置雙軌化和利率的雙軌化,嚴重降低資金使用效率。
宏觀調控要有長短結合的視野,要把“控短期物價”和“穩中期增長”結合起來,不要因為控物價而放棄經濟增長和就業。在存款準備金率提高的邊際成本大于邊際效益的情況下,用數量辦法限制信貸數量的結果是造成體系內和體系外的數量失衡,造成利率雙軌化。直接損害的是中小企業,他們不得不從利率很高的灰色市場獲取資金,代價很大。**********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下一步應該減少存款準備金率工具的使用,適當加大利率工具的使用,用提高利率的辦法控制貨幣需求最有效,也最公平。也可以給老百姓一個負利率減少的預期,他們會理性地多一點儲蓄。**********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