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中小企業借高利貸不多,放高利貸多
在溫州,跑路的“老高”(當地人稱放高利貸的人為“老高”)越來越多了。
9月6日,放貸人方明和朋友一起吃飯,飯桌上,有人建議懸賞100萬元,請警察動用公安系統力量、或者是利用網警的技術來尋找藏匿起來的“老高”,在座的某位放貸人嘆口氣說這方法試過了,沒有警察愿意接活。
飯桌上的這些人大都是逃跑者的“上家”,借錢人失蹤了,留下數以億計的債務,等待他們的只有兩條路:或者替逃跑者還錢,或者還不起債務,自己也跟著玩失蹤。
較少高利貸進入實業
溫州“跑路”現象也引起一些研究機構的重視。據里昂證券的民間借貸調研報告稱,溫州的民間未償貸款總量可能已經高達8000億元到10000億元,由于一些本地企業開始破產,估計今年大約有10%~15%的未償貸款將會變成壞賬。
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微博)也認為,如今的實體企業,利潤率也許只有3%~5%,對于他們來說,別說8分、6分甚至2分的月息都難以承受。但由于民間融資的途徑狹窄,中小企業又不得不借高利貸,不借就可能馬上倒閉,而借還存在轉機的可能。
央行溫州中心支行監測統計,目前溫州民間借貸年化最高利率在40%左右。但周德文認為溫州民間借貸實際年化利率應高于40%。“官方數據來源于眾多擔保公司、寄售行、典當等中介機構提供的信息,這些被監測對象自身很可能也是‘高利貸’的供給者,由于自身的不正規經營,透露給官方的信息會有所保留。”
周德文說,溫州36萬家中小企業中已有20%歇業或停業,如果下半年外部環境得不到改善,存量中小企業中的40%將會停產甚至倒閉。
記者在溫州當地采訪發現,方明這個圈子的高利貸放貸人大都不支持溫州中小企業因利息高而停產的說法。因為“真正做實業的公司,借高利貸并不多。”
一位制造業的劉姓老板和方明持相同看法:“因為原材料、人工各種成本上升、人民幣升值、貨幣政策緊縮,制造業的利潤空間越來越低了,有的老板會把企業資產轉化成借貸資本,這樣比做實業賺得更多。一旦錢虧了,只能跑,但這是少數。”
換句話說,溫州中小企業借高利貸的不多,但把本來用于實業的資金拿出去放高利貸的卻不少。方明認為,在溫州,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參與放高利貸。
“但是,溫州人那么工于算計,他自己心里的賬算得很清楚,本身用心在做企業的老板,不會把所有的錢拿來放高利貸的。”另一位放貸人說。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