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首都經濟開局平穩 讓利于民有助內需挖潛
政府公共財政收入增速趨于理性,居民收入增幅超過公共財政收入增幅5倍,產業結構調整作用顯現,平原造林帶動綠化投資增長4.3倍,樓市調控底部現象明顯……北京市統計局昨日發布的一系列前4月首都宏觀經濟數據顯示,在外部經濟形勢未見明顯好轉、國內“調結構”導致增速放緩的情況下,北京經濟迎來了較為平穩和理性的二季度開局。
收入:居民收入跑贏財政
今年前4月北京市財政收入維持低增長趨勢,居民收入卻維持了高增長趨勢。昨日,北京市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1-4月,全市完成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186.2億元,同比增長2%。從具體稅種來看,營業稅下降2%,個人所得稅下降3.8%,增值稅增長1.3%,企業所得稅增長5.4%。
與財政收入理性回歸的趨勢不同,今年前4月,北京市居民收入出現大幅度增長,數據顯示,1-4月,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5元,同比增長11.9%;扣除價格因素后實際增長7.7%。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6846元,同比增長12.2%;扣除價格因素后實際增長8%。這意味著,今年前4月農村北京城鎮居民收入約為財政收入的6倍。
“北京地區財政收入低增長應是主動調整經濟發展思路的影響,顯示北京地區經濟發展更加理性,而居民收入的高速增長意味著居民實際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兩者對比顯示,北京地區經濟的發展更加注重讓利于民。”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徐逢賢表示。
在中國財稅法學研究會會長劉劍文教授看來,北京地區前4月財政收入的低增長趨勢為理性回歸,北京地區今年也在主動進行經濟轉型,并在全國的經濟結構調整中發揮了帶頭作用,因而其經濟增速有所放緩,財政收入的增幅也出現了理性回歸。
事實上,由于北京地區主動調整發展經濟結構,經濟發展速度放緩,今年以來北京市財政收入維持低增長趨勢,而居民收入增幅一直高于財政收入增幅。
投資:綠化投資增長4.3倍
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投資增速的高低對于整體經濟的發展至關重要。盡管面臨投資增速回落,但隨著平原造林拉動的第一產業投資加快,以及西部轉型、南城計劃等區域發展規劃推動,二季度投資有望迎來一輪新的增長。
1-4月,北京市投資累計完成1387.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9.2%,增速比一季度回落6個百分點。其中工業投資下降是導致固定資產投資回落的主要原因。1-4月,全市工業投資完成153.7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3.9%。對于投資的下降,北京市統計局副局長于秀琴認為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受土地市場影響導致,隨著房產領域深度下調,對整體投資帶來一定下行影響。數據顯示,前4個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654.4億元,同比增幅僅為1.4%。
值得關注的是,4月第一產業完成投資58.6億元,增長6.1倍,其中平原造林帶動園林綠化投資增長4.3倍,成為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一大亮點。據了解,北京市今年計劃完成25萬畝造林任務,截至5月6日,全市已完成平原造林201366畝,占全年造林任務的80.55%。隨著平原造林任務的完成,北京的生態環境、市民生態需求有望進一步提升,生態承載能力、綠色增長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也有望得到加強。
樓市:調控底部特征漸顯
盡管來自統計局的數據顯示,1-4月,北京市房地產開發項目本年到位資金為1372億元,比上年同期仍下降13.6%,但降幅卻在不斷收窄。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前4月金融貸款升至461.2億元,同比增長15.8%,這也是年內首次出現一成以上的增幅;但自籌資金、定金及預收款仍然處于20%、30%左右的跌幅,說明開發商自我造血的能力依然沒有恢復。
值得注意的是,4月末,本年新開工面積743.2萬平方米,下降18.5%,其中本年新開工住宅面積361.2萬平方米,下降36.8%。 本年新開工政策性住房面積235.6萬平方米,下降11.1%。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表示,從投資開工的指標看,形勢確實趨于惡化。“之前的增長還是有保障房來拉動,但是目前保障性住房的開工一旦放緩,整體上升的拉動力便消失殆盡。”楊紅旭指出,由于開發投資和開工建設數據直接與眾多上下游產業相關,將對他們產生負面影響,進而拖經濟增長后腿。尤其是新開工面積步入負增長通道后,將會使明后年商品住宅供應偏緊。
“但目前政策已經不會再進一步緊縮,剛性需求也在不斷、緩慢地釋放,一些過緊的政策也在預調微調,種種跡象表明,本輪房地產市場調整正在進入新階段。”在楊紅旭看來,如果說2010年屬于高位盤整,基本未見成效;那么2011年屬于振蕩下行,效果初顯。而進入2012年以來,加速調整,同時也正在探底、筑底,最糟糕的時點將在年內現身。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