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仍然是大部分省份搞經濟成績的“抓手”。
隨著這兩個星期各地“兩會”陸續召開,各省區市政府在其政府工作報告中公布了2013年生產總值和固定資產投資目標,后者普遍為兩位數,且大多設定在20%以上。
據《第一財經日報》梳理,許多省市區為今年設定投資增速目標基本與去年增速持平或僅略作下調。青海等19個省區市將該目標設定在20%及以上,其中,新疆、甘肅、貴州和黑龍江4個省區設定在30%及以上。
2012年5月和9月,國家發改委曾以“西部經濟發展的重大支撐項目”為名,密集批復多地交通基建項目。而鐵道部2013年初公布的“今年鐵路投資目標設定6500億元”消息,又為地方的基建投資派送了“紅包”。
專家認為,2008年4萬億投資帶來的產能過剩還未消化,需要警惕投資帶來的新一輪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地方應嚴格評估投資回報率。
重大基建項目仍受寵
據不完全統計,2012年,山西、遼寧、黑龍江、河南、廣西、貴州、云南、西藏、陜西、青海、寧夏等11個省區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超過20%。
其中,貴州最高,達到53%。新疆、青海、黑龍江、陜西4個省區緊隨其后,分別為35%、33.9%、30%、28.1%。
去年的高增速也令部分省份信心滿滿。今年,黑龍江、新疆和貴州繼續設定了30%及以上的高目標,而未公布去年數據的甘肅則是“30%俱樂部”的第4名成員。
盡管去年全國GDP增速回落到7.8%,為13年來最低值,同期全國中央財政收入增速也為5年來最低。但財政緊張似乎并未妨礙部分地方政府謀求以投資“穩增長”的步伐。
由于“穩增長”效果顯著,重大項目投資仍然是各地的寵兒。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主席努爾·白克力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今年將加快重大項目建設。初步安排新型工業化、農牧業現代化、新型城鎮化及生態建設等六大類自治區重點建設項目330項,計劃完成投資3000億元,增長32.7%。
廣東省省長朱小丹也表示,今年將安排4000億元投入280個重點建設項目。廣東為今年投資設定的目標為增長15%,在東部沿海省份中處于中游。
此外,河南省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到,要加強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強化以鄭州為中心、省轄市和縣城為節點的向心布局、網狀輻射、開放式的現代綜合交通體系建設,抓好鄭州航空樞紐、快速鐵路網和高速公路網建設。
自從去年5月和9月,國家發改委密集批準了兩批交通基建項目后,輿論就有“經濟一不好,發改委就批項目”的爭議。國家發改委則回應稱,所批準項目都是事關西部經濟發展的重大支撐項目,也都是“十二五”規劃已確定的項目,并非地方“跑出來”的。
中西部投資勁頭足
從增速上看,中西部高于東部的趨勢依然保持。除了“30%俱樂部”的4個省份以外,設定20%投資目標的絕大多數也是中西部省份。四川的14%和重慶的18%在中西部就算很低的目標了,而東部沿海僅福建、遼寧、海南、廣西等達到了20%的水平。最發達地區如北京已經降到了9%,而上海和浙江沒有公布投資增速的量化目標。
地區生產總值(GDP)目標也呈東低西高的趨勢。吉林、內蒙古、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等中西部省份設定的2013年GDP增速目標都是12%左右。新疆較去年下調1個百分點,定在11%。而貴州則微微上調0.4個百分點,沖擊14%全國最高增長目標。
與此相反,經濟體量較大的上海、江蘇、廣東等東部沿海較發達省份今年地方GDP增速目標相當溫和,其中上海設了一個7.5%,比去年全國GDP的增幅還要低。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