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這一年,微信火了。 1月15日晚,騰訊微信團隊通過其官方微博賬號對外表示,截至這天,微信用戶已經突破3億。
對3億人群中的大多數來說,微信是一個社交平臺,和朋友通訊、群聊、分享照片;對很多企業來說,則把微信當作時髦的營銷工具,在公共賬號上推送其商業信息。然而,還有一群成長中的“草根”個人或團隊,將微信平臺視作繼App (應用商店)后的創業新天地,并不斷涌入其中。他們的創業機會真的來了嗎?
隱藏的熱鬧景象
“現在平均每天都能收到六七份關于微信公共賬號的商業計劃書,最多時,有30多份。 ”2012年9月,專注于微信創業的投資基金——金種子創投基金誕生。作為金種子創投基金聯合創始人,近半年來董江勇切實感受著這個創業群體的壯大。
2012年8月,微信公眾平臺服務悄然上線,其他互聯網產品可以通過微信提供的開放接口來導入和輸出內容,微信借此開始了從通訊工具到社交平臺的轉變。而公共賬號的推出,除了讓原本活躍于微博的政府、企業和機構有了進入微信的途徑,也讓個人和中小團隊創業者看到了新方向。
目前,炎黃網絡CEO管鵬運營著一個微信公眾賬號導航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已聚集了超過3000個公眾賬號,類型從媒體到工具,從生活服務到電商,應有盡有。管鵬表示,騰訊官方并未公布公眾賬號的具體數量,這3000多個都是由賬戶運營者自己提交的,其實只占很小的比重,應該還只是冰山一角。
俞曉林曾在Android系統上發布過兩個工具類的App,因為沒有任何的營銷投入,下載數量都沒有過千。自從微信公眾賬號開放后,他摩拳擦掌準備“跳槽”到微信。 “我現在特別看好‘微信路況’這樣的賬號,實時路況查詢功能確實能吸引每天都要出行的用戶,特別是龐大的駕車一族。 ”據了解,俞曉林所說的微信路況目前用戶已經超過500萬,除了路況查詢外,未來還將提供與好友兩點之間的導航信息等眾多使用功能,甚至包括語音查詢路況、收聽前方路況播報等“車生活”功能。俞曉林毫不避諱地表示,他可能會從類似的平臺功能入手,把“行”和“食”連接起來,盡管深知未必會成功,“但可以一試”。
個人和中小團隊為何爭相涌入微信公眾賬號?低門檻是最主要原因。另一方面,由于現在用App的方式做移動互聯網成本要比以前高得多,開發者不僅要分別開發iOS和Android的版本,更要花錢花精力在后續推廣上。在以排行榜姿態呈現的App商店里,盡管官方會有所懲罰機制,但刷榜已經成為普遍開發者的生存方式。在微信公眾平臺,卻是另一番景象,因為目前微信的公共賬號必須通過搜索才能找到,即使關注者也無法看到賬號的粉絲數,也沒有類似App商店的排行榜供參考。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