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機時代現瓶頸
成績單雖炫目,然而在激烈的競爭中如何一直保持優勢,卻成為一個越來越大的難題。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除了土地、資源、人口和環境約束進一步趨緊等共性問題外,嘉興民營經濟發展還具有一些自身獨特的結構性特征,或者說不足之處。“主要集中在傳統制造業,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產品主要是居民日用消費品、紡織品和普通的五金、電器等產品。這些產品檔次不夠高,技術含量低,附加值也比較低,同時由于容易進入和模仿,結果造成企業數量多、規模小、產業雷同。不少企業把量多價廉作為主要的市場營銷策略,出口商品中創牌的少,貼牌的多,為代理商、貿易商打工、做嫁衣的情況普遍存在,不少企業技術進步緩慢,勞動生產率提高不快,影響企業綜合競爭力提升。”市統計部門的一份名為《加快全市民營經濟轉型發展研究與思考》的調研報告,對我市民營經濟有著這樣的分析Cye.com.cn。
此外,我市民營企業因為起步晚,70%以上為2000年以后開業,積累期短,平均規模偏小,還缺少龍頭型和帶動力強的大企業、大集團,產出水平與港澳臺企業和外商企業相比,差距依然很明顯。
民營企業缺人才、民營企業貸款難、民營企業創新管理能力亟待提高……在后危機時代,要想繼續此前30年的高速發展,這些問題必須一一破題。 政企聯手倡“二次創業”
問題面前,無心留戀過去,無論是企業家還是決策層,更關心的都是將來的路該怎么走。因為大家都已經強烈意識到,不改變原來那種粗放方式,靠模仿、拼價格已難以為繼。
事實上,在如何突破困境、轉變發展方式上,嘉興的一些企業已經開始了有益的嘗試。在海寧,浙江皮意紡織有限公司將當地兩大支柱產業——皮革和經編有機融合,開發出的一款新產品讓人眼前一亮。記者了解到,這種新產品被稱作“可以呼吸的全粒面超纖皮”,是用先進的皮革處理工藝來加工經編基布,從而創造出具有真皮效果的紡織面料。“像皮革一樣可以透氣,但是沒有皮革那種甲醛殘留,價格接近于紡織布的價格。”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經過一年多的研發,這種新型面料一經問世,就以獨特的優越性受到了市場的青睞,為公司收獲了大量訂單。
當下,嘉興民營企業走向何方,也引起市委、市政府決策層的高度關注和重視。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進一步營造氛圍,與企業共謀發展良策,我市正在籌劃舉行一次“千人大會”,定調為“二次創業”主題。此外,我市還將推出一攬子扶持民營經濟“二次創業”的政策意見。
“在嘉興,我們注意到,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已經有相當一批龍頭企業、規模企業自發地向價值鏈兩端延伸,或注重品牌經營,或注重新產品研發。此次,市政府提出‘二次創業’的目標,出臺一系列的鼓勵、扶持政策,就是期待這種自發行為,變成更多企業的自覺行為,掀起以持續創新為重點的轉型升級熱潮。”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我市將通過支持自主創新、技術改造、新引進項目等手段,促進大企業、大集團發展和中小企業成長,推動民營企業由傳統制造業、勞動密集型產業向先進制造業、高附加值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發展,實現民營企業轉型升級,不斷增強民營經濟競爭力。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