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業報國、轉型升級、校企合作、制造業中國夢
地點:北京
時間:2013年6月21-23日
主辦單位:中國制造業總裁高峰論壇組委會
參辦單位: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經濟要參》
深圳清華新能源技術轉移中心、校企合作伙伴工程
亞洲制造業協會、清華大學制造型企業卓越總裁班
承辦單位:北京得創瑞國咨詢有限公司
媒體支持:《廣而告之》等百家國內主流媒體
【論壇背景】
中國經濟將如何演變與發展?作為國家經濟重要支柱的制造業又將何去何從?中國制造業如何應對當下世界經濟的困局?13年中國制造業如何布局與謀劃未來、成功突破發展瓶頸?制造型企業如何實現戰略轉型、實現新經濟周期下的領跑之道?如何通過資本運作實現深度合作、資源共享、落實創新經營模式?如何在校企合作伙伴工程平臺上實現人才的引進、轉化、儲備?如何提升企業核心科研能力、縮短科技成果轉化時間?
各種產品原材料成本不斷上升,利潤攤薄,國企、民企、外企“集體性”從中國制造中淡出,制造業呈現“空心化”的現象。這種情形如果持續下去,對中國經濟來說將是一場大地震。
國際金融危機之后,發達國家開始重視再工業化,美國、歐洲等發達經濟體制造業的回歸,更給我們民族制造業的發展帶來了空前壓力!現在,中國經濟迫切呼喚制造業,只有實現實業經營與資本運營相結合,才能推動產業的升級和優化組合,制造業再次背負起經濟復蘇的歷史使命。
“三一重工美國投資受挫”、“華為中興海外再遭封殺”等等,是美國打壓中國戰略產業的典型案例。面對龐大的世界市場,中國制造業該何去何從?這是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也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問題。當經濟發展到成本優勢蛻變的階段,按照經濟學規律,缺乏競爭力的制造業將會被迫退出市場。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麗中國夢,這是多么美好的未來藍圖!而這藍圖的開創,首先,它離不開實實在在的制造業,制造業是我們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是我國經濟增長的主導和經濟轉型的基礎;其次,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依托,制造業是我國城鎮就業的主要渠道和國際競爭力的集中體現。“中國制造”走過了幾十年的發展歷程,現在,中國制造業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機關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我們任重而道遠。
作為中國著名的高等學府,清華大學積極為國家經濟重要支柱的制造業的未來,出謀劃策,指明方向。本次論壇從《清華大學制造型企業卓越總裁創新經營實戰班》出發,從宏觀經濟形勢分析,到微觀企業管理,從企業戰略制定到戰略執行與落地,從經營管理到資本運營,從國內發展到國際化發展等多重角度出發,全方位、立體式服務幫助中國制造業走出困境,重點分享“制造業宏觀經濟形式及政策指導平臺”、“清華大學科技成果轉移中心”、“校企合作伙伴工程”、“工廠能耗降低”、“制造業人才選拔培養開發”五大平臺,讓中國從“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轉變,為實現美麗中國夢,貢獻清華大學的力量。
【論壇目的】
1:解析中國經濟發展以及政策方向;
2:理清中國制造業發展脈絡及方向;
3:中國優秀制造業最佳管理實戰經驗分享;
4:清華大學科技成果轉移中心、校企合作伙伴工程校企對接;
5、搭建高端交流平臺,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及政府招商引資工作。
【參會對象】
1:制造型企業董事長、總經理、副總及其他決策者
2:外企、港企、臺企,跨國企業中國區高層管理人員
3:主管制造型企業以及政府招生引資工作的處級以上管理干部
4:有志于投身于中國制造業的社會各界高端人士
5:各高校、研究機構、行業協會負責制造業研究的管理人員
【論壇組委會】
論壇官網:http://t.cn/zTHziU9 企業QQ:800034319
聯系人:鄧老師 聯系電話:010-57223276/77/78
電子郵件:tsinghuaedp@hrmclub.org.cn 傳真:010-83509366
【擬邀請嘉賓】
魏杰:著名經濟學家,經濟學博士。中國國有資產管理學會常務副會長,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系主任,國務院國家國有資產管理研究室主任等職,兼任全國13個省市經濟顧問、15家企業經濟顧問、7家上市公司獨立董事,1991年被評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92年成為中國最年輕的博導之一,1993年在經濟學界第一個提出中央銀行與專業銀行徹底分開的治理金融秩序建議。
雎國余: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前任副院長、黨委書記。現任北京大學經濟研究所所長,北京大學社會科學部學術委員會副主席,經濟學院學術委員會主席,教授、博士生導師。并兼任北京市經濟學總會副會長,瑞士維多利亞大學、新加坡工商管理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經濟學院等多個國內外高校兼職教授及多個地方政府,政府綜合機構及公司的高級顧問、獨立董事。中西智庫的學術專家,主講課程《宏觀經濟形勢學》、《企業變革管理》及《西部大開發》
文宗瑜:博士學位,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財政部財科所國有經濟研究室主任。清華大學客座教授,中國著名青年經濟學家,兼任全國九省市經濟顧問,五家上市公司的獨立董事及多家集團公司的財務顧問。博士畢業后長期在前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工作,主要從事政策研究與管理咨詢工作。文宗瑜博士長期潛心于經濟理論與經濟政策具體運用的研究,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應用經濟學體系建立有很大影響作用,被推崇為中國應用經濟學的杰出代表,是國資管理、資本運營、產權制度、集團財務風險控制等領域的專家。到目前為止,已出版著作12部,發表文章300余篇,出版與發表的研究成果已近600萬字。其參加了一系列重大法律法規、條例的討論起草工作,所撰寫的大量內部報告,對某些政策的制定產生了重大影響,在國內經濟學界與企業界享有很高的聲譽。
肖鳴政:博士,現為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行政管理學系主任、教授,人力資源領域的專家,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社會科學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國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課題評審專家。具有數學、教育學、心理學、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多學科的教學與研究背景。一直致力于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技術的研究、咨詢與教學工作,曾先后受聘為原國家教委、人事部、勞動部、北京市政府、中央組織部及多家企事業單位的專家顧問,發表《現代人員素質測評》、《現代人事考評技術及其應用》、《工作分析的理論與方法》、《職業資格考評的理論與方法》等學術專著10多部,論文80多篇,有8項科研成果9次獲國家級、省市級與全國學會性獎。先后為深圳、上海、北京等多家企業完成多項課題。
朱繼強: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培訓學院常務院長。
王家堯:一汽集團工業工程專業的高級工程師,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上海交大、天津大學、浙江大學等各院校的總裁班、MBA班聘為客座教授,中小企業競爭力工程TWI-MTP推進辦專家、實戰派生產管理項目推進專家。著作:《精益生產》、《機械工業質量管理教程》《質量管理工人讀本》。職業資歷:具有在特大型制造企業生產工藝、市場營銷、工業工程(IE)、現場改善指導等共16年的實踐經驗。曾參與一汽集團的管理變革,與豐田專家一起,在生產現場推行精益生產。2005年,參與編寫國務院委托的《中國機械工業“十一五”企業管理發展規劃》。通過21年深入生產現場的實踐,通過多年潛心研究日本的“精益生產”管理模式在中國企業的應用,終于探求出精益生產諸多概念的深層含義。對企業的生產戰略、現場管理、采購管理、供應商管理和企業流程優化等都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和措施。曾為上千家企業提供過培訓和咨詢服務,具有豐富的培訓經驗和高超的咨詢項目推進能力。
范現國:今麥郎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工商管理碩士,高級經濟師,現任,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食品科技學會理事,武漢工學院客座教授,世界拉面協會中國分會會長,河北省食品工業協會副會長,河北省糧食協會副會長、中國糧食行業協會理事等多項社會職務。作為中國民營企業家的優秀代表,他始終將“產業報國,造福社會”作為企業的創業理念。十二年來,今麥郎培育并鑄造了令國人自豪的方便面著名品牌,同時為社會創造了數萬個就業崗位,為國家創造了巨大的稅收。同時,拉動了當地優質麥種植、面粉加工、包裝彩印、交通運輸、餐飲服務等相關產業的迅猛發展,成為農業產業化的龍頭企業和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為國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解決“三農”做出了突出貢獻。范現國先后被授予“河北省改革模范”“河北省十大杰出青年民營企業家”、“世界華商100強”“中國食品工業優秀企業家”“第四屆全國鄉鎮企業家”“2001年度全國食品工業十大新聞人物”等榮譽稱號,2005年被評為本年度中國最值得推崇的戰略經營者。
徐建一: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吉林工業大學汽車系汽車專業畢業,1998.09荷蘭馬斯特里赫特國際工商管理學院綜合與戰略管理專業(總經理戰略管理專業)畢業,在職研究生學歷,工商管理碩士,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現任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2011年12月12日,獲得第十二屆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自主創新獎。
梁穩根:三一重工主要創始人,現任三一集團董事長。第八、九、十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共17大、18大代表;全國工商聯常務執委;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副會長;
柳傳志:現任聯想集團名譽主席及高級顧問;中國著名企業家,投資家,曾任聯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聯想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同時擔任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是中共十六大、十七大代表,九屆、十屆、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方洪波:現任廣東美的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總裁、無錫小天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