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覺得被百勝(Yum Brands)出賣了。這個總部位于美國肯塔基州的快餐王國擁有肯德基(KFC)、必勝客(Pizza Hut)和塔可鐘(Taco Bell)等品牌。百勝大舉進入中國,因為透明、正直的西方餐飲公司形象而備受青睞。
但在2012年底,中國食品調查人員發現,百勝的中國供應商往雞飼料中添加了超標的抗生素。5月6日,又一次公關危機擺在百勝的面前。當時有報道稱,中國監管機構開始調查一家可能與百勝旗下的火鍋連鎖店小肥羊(Little Sheep)有關的羊肉供應商。
百勝CEO大衛•諾瓦克在該公司的2013年第一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說,抗生素事件影響巨大,百勝已經啟動了一個名為“雷霆行動”(Operation Thunder)的供應鏈評估計劃來解決這個問題。這家公司無力承受在中國面臨接連不斷的食品質量問題。
“百勝無法繞開中國。10年來,兩位數的同店銷售增長已經成為這個市場的常態。”歐睿信息咨詢公司(Euromonitor)的消費者食品服務調研部門主管邁克爾•謝弗說。“我不認為他們可以糊弄了事。”
百勝必須更加嚴格、更加積極地管理在華雞肉(其中大多都來自本地)供應。諾瓦克說,作為“雷霆行動”的一部分,他的公司已經找出了1,000個過時落伍的小型養雞場,將把它們從供應鏈中移除。百勝可能將對供應商進行更多的審查,或者把更多的生產轉移到自己的工廠。
中國消費者的反應不僅僅是關于安全,還關乎信任。“我認為其中有很多的感性成分,但這并不能減輕問題的嚴重性。”謝弗說。因此,一點點象征性的措施對于解決問題沒有壞處。
“他們可能會采取穩妥做法,任命一位食品安全主管。”戰略溝通公司萊維克(Levick)的執行副總裁吉恩•格拉博夫斯基說。他建議聘請當地人負責食品安全問題。他說,這個策略不僅有助于百勝預防未來的問題,還能讓公眾在問題發生時有地方申訴。
既然如此,我們這些美國人就不必爭先恐后地排隊應聘那份工作了。
百勝必須找到供應鏈問題的根源,在某種程度上是因為消費者對百勝雞肉問題的反應非常迅速和激烈。百勝中國的2013年第一季度營業利潤同比減少了41%,從2.58億美元下降到了1.54億美元。
謝弗說,中國消費者飽受質量管理問題的困擾。“隨著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開始意識到:‘我們為什么不能吃到安全的食物?為什么總是發生這種事情?’”他說,因此,當消費者覺得百勝在信息透明上出了問題時,“不僅僅是害怕,還有憤怒。”
百勝CEO諾瓦克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他希望帶領公司在2014年底重回兩位數的增長軌道。他已經做好了準備。
4月初,中國爆發禽流感,消費者談雞色變。這場恐慌雖然并沒有影響到熟食雞和百勝的操作實踐,但卻引發了心理反應,導致客戶望而卻步。結果現在又發生了羊肉事件。
一旦企業擁有百勝在中國的那種影響力,這些問題就會成為企業的一部分。盡管存在各種風險,但百勝需要這個市場。那么到底應該怎么做呢?
解決這個問題的部分困難在于,百勝在供應鏈管理方面長期擁有良好的聲譽。“百勝在華業務之所以表現優異,一個原因是在過去20年的大部分時間里,他們擁有一支非常強大的團隊,”謝弗說。“沒人真正覺得他們管理松懈。我現在都不認為有這種感覺存在。”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