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7月19日晚宣布,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取消票據貼現利率管制,對農信社貸款利率不再設上限。然而,此次改革并未涉及存款利率。
如何解讀這次貌似突如其來的貸款利率放開?這將會對方興未艾的互聯網金融帶來哪些影響?盡管回答這樣的問題已經超出了cypress可以hold的量級,但是cypress還是打算勉力一試,大不了在這里拋磚引玉,留給大蝦們思考的空間。
首先,可以遠繪一下央行的整體意圖。利率市場化、匯率市場化與資本項目可兌換以及金融機構產權多元化是一個整體的框架,這是央行多年來下的一盤大棋,對于初涉金融業的互聯網公司來說,可以想見的一個可喜的目標是,最終央行不會再讓銀行再吃法定利差,過旱澇保收的日子,換句話說,銀行未來的市場地位不會比現在以屌絲自稱的互聯網公司好多少,也得努力鉆營才能賺錢糊口,再不像現在這樣“大門一開,肥水自來”。
其次,我們需要從這個美好而遙遠的目標上把視線拉回來,這次央行的調整,最具實質意義的是放開了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的下限,之前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的上限已經在2004年就放開了。貸款利率的下限取消了,有多大影響?目前的影響很小,現在貸款不易,據說央企都不容易拿到基準利率的貸款了,一般貸款都要上浮,有的甚至上浮30-40%,在這種情況下,取消貸款利率下限就如同告訴一個一直現在天天吃米飯的人,明天起不許吃面,可以想見的是這個規定至少明天對他的生活不會帶來任何影響。不過這個政策目前的象征意義很大,上下限都取消了,金融機構是不是要去尋找貸款利率之錨?
再次,存款利率仍然木有放開。這是央行利率市場化改革中最關鍵的一步,現在還不敢放!為啥?央媽怕沒有學會走路的銀行孩子們發生惡性踩踏事件,因為央媽看到之前各家銀行如何不計成本地發理財產品攬儲(存款),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理財產品這些東東雖然在銀行表外,但是某種程度上理財產品市場發生的情況就如同放開存款利率的一種演習或預演。那么央媽什么時候才放心放開存款利率?這里有篇cypress認為是最權威的媒體報道,有空各位可以一看《解放利率》。
此外,農信社貸款利率不再設上限。這條政策有點超出有些專家的預期,農信社與民間金融聯系密切,另外這個孩子先天體質本來就不好,一般要特別關照。不過,此次加快農信社貸款利率市場化,多少也展現出央行想早日拆除正規金融機構與草根金融之間厚重圍墻的決心。
稍微總結一下,由于還沒有放開存款利率,銀行的好日子還會繼續,不過此后銀行的緊迫感已經很強了,本來互聯網企業可以在不要驚醒中國銀行業睡獅的情況下,躡手躡腳地蠶食大片市場,如今可能出現是,那些較早醒來的睡獅將與互聯網之狼相搏或共舞。
順便提一下,阿里小貸的生意是否會受到沖擊?目前無近憂,但已有遠慮。為何?利率市場化傳遞給銀行業的壓力,并不是均勻的。對于中小金融機構來說,它們將首當其沖,遭受這種壓力,它們要從央媽懷中出來獨立自主地走路,要極其努力才能從強壯的兄長們那里搶到面包和牛奶。阿里小貸呢?現在強壯的兄長們根本還不屑于去理睬它跟它搶食,但未來這種情形將出現根本改變。
一句話,放開貸款利率,未來的利率市場化,對互聯網金融企業來說,既是機遇,更是挑戰,可謂一把雙刃劍。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