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是尋找公平 社會的發展進步,其基礎在于公平。企業組織的良性運營,其基礎也在公平。交易公平、管理公平。無論社會或組織,制定公平自然就成為了人們合作的第一事務。 要想制定公平,首先要在思想上建立公平。納什,一個數學家,1996年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納什均衡,重新構建“博弈論”,給人們提供了平衡組織內公平的思想基礎。 我再來說說自己的親身事例。百龍公司建立初期,做礦泉壺。我開的是夫妻店,我的前妻當會計,我當總經理。我一共才湊了60萬塊錢,而更大的資金量要靠借貸,這就要有公司擔保。我的公司雖然掛在百龍總公司名下,但總公司的董事長給我做擔保他有顧慮,因為不公平:信息不對稱,權力不對稱,利益[創業網 http://www.fswenwen.com]也不對稱。當時我就小拭牛刀,博弈了一把。我找到董事長手下的紅人,辦公室主任,請他來當我的副總,分管財務,我每一張發票、每一筆開銷都要他簽字方可報賬。這樣,董事長放心了,很快就給我做了擔保。后來有一次,我讓他在一個銀行的借款擔保書上簽字,他年紀大了,沒有眼鏡,就摸著問我簽哪?我說:“您要不要看看?別讓我把您賣了。”“算了,不看了,簽吧!” 其實這就是博弈,你在和他之間創造了一種公平,責任和權利是對等的,他就愿意做這個事情。一旦博弈雙方失衡,利益就流失了。我這個例子是要表明,失衡的結果,就會大量地消耗效率,失去成果。
將公平建立在制度上 而只有將公平建立在制度上,才是可信可依的普遍公平。
我的企業曾經為了調動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干部的管理積極性,采取了資本和勞動者分紅的方式:一年中的利潤有50%~60%是投資人的,剩下的分給勞動者。這種制度[創業網 http://www.fswenwen.com]當時大家都愉快地接受了。但企業仍然存在不穩定因素而危及前途。我一個下屬企業的總經理,50多歲,可他連個能全面代理工作的副總人選都沒有。董事會讓他培養接班人。 開董事會的時候我就笑了:“培養什么呀?”他心里肯定想“有了接班人還不是把我踹走?那不行!”所以總公司培訓,這位總經理一般不派人來參加。實在要派,就派他的駕駛員來,說這就是人才。嚴重的是他還時常暴露出在開辟退路的跡象,這對企業是極為危險的。 問題出在哪兒?是制度上出了問題。他今天拿到幾十萬年薪,明天退休什么都沒有了,他不會對明天負責。 現在IT業較傳統行業有一個重要的區別:傳統產業看資本,誰有錢誰就能當老板,而IT業僅僅有錢是當不了老板的。所以就出現了新詞:“知本家”。“資本家”和“知本家”的合作會導致財富在一個組織內趨向均衡,百度、新浪等一批IT業一夜之間在一個公司里制造出無數的百萬富翁,他們的高速發展無一不是審時度勢,用一套公平的制度帶來的效果。 后來在百龍,企業與管理者會簽訂這樣一個合同:下屬各核算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在[創業網 http://www.fswenwen.com]公司三年為一個任期,任滿三年就能在他所管理的企業里獲得一個為期三年的臨時股權,即使即刻離職,仍可分得后三年這個組織所取得的利潤。如果你滿兩個任期,六年,離職后你就擁有第一個三年的永久性股權和第二個三年的臨時股權。由此類推。 這樣,即便你辭職離開,你也會關心這個企業的價值和未來。那位總經理后來說:“老板,你再也別跟我提接班人的事了。我不為你,為我自己也得找接班人。我不能讓我的這筆財產今后沒有效率。”這就是公平的制度釋放出來的效率與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