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為契機
2006年1月全國科技大會召開后不久,國家頒布了《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和若干配套政策。綱要中明確指出:要實施促進創新創業的金融政策,建立和完善創業風險投資機制,起草和制定促進創業風險投資健康發展的法律法規及相關政策。
在《實施促進創新創業的金融政策》的配套政策中,提出要探索以政府財政資金為引導,政策性金融、商業性金融資金投入為主的方式,采取積極措施,促進更多資本進入創業風險投資市場。建立全國性的科技創業風險投資行業自律組織。鼓勵金融機構對國家重大科技產業化項目、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等給予優惠的信貸支持,建立健全鼓勵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知識產權信用擔保制度和其他信用擔保制度,為中小企業融資創造良好條件。搭建多種形式的科技金融合作平臺,政府引導各類金融機構和民間資金參與科技開發。鼓勵金融機構改善和加強對高新技術企業,特別是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鼓勵保險公司加大產品和服務創新力度,為科技創新提供全面的風險保障。
綱要和配套政策出臺后,中關村科技園區、浦東新區、蘇州工業園等地方都陸續成立了一些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從2006年規劃綱要頒布至今,全國各地方成立引導基金總量在60億元左右。最近,山西省成立了8億元的創業投資引導基金,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成為當地政府增加科技投入、調整產業結構、支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一個抓手。
厚積薄發管理辦法出臺
在這樣的國內外形勢下,財政部牽頭,會同科技部,共同提出了“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的命題。從2006年啟動到現在,大約一年半的時間,科技部和財政部對全國各地財政部門、科技部門、國家高新區管委會、風險投資機構、業界專家、高新技術企業進行了大量的走訪和調研,方案經過數十次修改。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科技部和財政部終于在上個月形成一致意見,推出了《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管理辦法》(簡稱管理辦法)。
科技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個管理辦法既是國內外經驗的總結,也是國家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的一個重要措施。應該說是一種厚積薄發。”
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業投資基金創立的目標就是利用國家財政科技投入,通過風險投資機制,發展和壯大風險投資機構,增加風險投資機構對初創期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投資能力,提升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
從一般意義上來講,風險投資機構投資的范圍是比較廣泛的,其目標是獲取利潤。“我們希望將風險投資機構的更多的資金、更多的力量投入到科技型中小企業中,這就需要政府進行引導,在政策上給予支持。”科技部條件財務司相關負責人說。
風險投資不同于一般財務投資一個最大的特點就在于,它在投資后還會給被投資企業很多輔導、支持和服務。因為風險投資機構涉獵面廣,有一定的經驗和優勢,比如說人才提供、企業上市前的內部整合等,都是風險投資公司幫助企業來完成的。簡單說就是“錢+服務=風險投資”。
對于科技型中小企業來說,制約其發展的瓶頸有兩個:一是缺少資金,二是缺少管理。而風險投資機構剛好可以滿足中小企業在這兩個方面的需求。因此,政府要通過政策扶持做大做強風險投資機構,擴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風險投資能力。這也是我們希望通過創立基金達到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