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那場50年不遇的大雪,成為2008年第一個熱鬧話題,一時之間甚至蓋過了奧運的風頭。這場大雪造成的損失可以說是歷史未遇的,民政部統計的直接損失達1111億元。由此可估計到雪災所造成的次生損失甚至會過萬億。它的影響也是前所未有的,而影響之一便是緊急救援產業終于引起各方重視,對于投資者來說,一個投資機會擺在面前。
然而,由于大量的設備或物資需求信息只有在參與政府招標采購中獲知,企業往往感覺到進入這個產業的門檻雖然不高,但門開在何處卻有些迷糊,這種不能得其門而入的狀況要改變在于建立一個多方參與的產業聯盟投資聯盟,形成對緊急救援產業鏈的研究和合作平臺。
需求迫切
正像甲之糕餅,乙之砒霜一樣,2008年的第一場雪下錯了地方,如果下在北方,人們會滿懷的欣喜,因為瑞雪兆豐年。而下在南方,就成了千年未遇的災難。預計不到是這次災難的重要原因;應急設備不夠、救援物資儲備不足是另一個重要的原因。
當時發生在南方搶修救現場的一幕頗具代表性:面對高壓電輸送塔上的積雪,南方電力戰線的員工只能身著不足以抵御零下嚴寒的衣物,手持木棒來敲擊除冰;在塔架倒塌后,要緊急重建時幾乎都是采用人拉¬肩扛的方式將設備運到山頭上,連基本的圓木、滑輪都沒能配備上。在能夠安排緊急救援設備和物資的高速公路上,情形就cye.com.cn有很大的不同,大型鏟雪機被調到高速公路上后,可以看到其功效是人力所無法對比的;在封凍的高速公路上,使用融雪劑后,其效果比采用多少麻袋效果都好。
如果緊急救援設備、救援物資更加充足,這次的損失肯定能得到有效控制。就不至于讓21個省市的同胞過一個斷電缺糧的春節了。大面積停電、交通中斷、房屋倒塌等影響全國的災難性狀況一定不會發生。據了解一些省市的電力供應要超過兩個月才能完全恢復。
而自然災害和突發事故并不會局限于某個地區或行業,雪災只是其中最不起眼的一種。統計資料表明,我國每年因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失高達GDP的6%,將近7000億元人民幣。以2005年為例,當年全國的突發事件高達120萬次,造成20萬人死亡、170萬人(次)傷殘,200萬戶家庭因此陷入貧困,2億人(次)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直接損失達6000億元之巨。
從歷次的地震、旱澇和今年的雪災經驗看,應對自然災害最有效的辦法便是早有準備,在緊急救援設備和物資上進行積極投資,以應對自然災害的危害和影響,在建立緊急救援體系的過程中便cye.com.cn存在諸多的產業發展機會和投資機會。2008年的雪災后,政府更會關注的是緊急救援設備和緊急救援物資儲備兩方面建設工作,以應對隨時可能發生的、頻率逐年增多的而影響可能逐年增大的自然災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