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男宅女是怎樣煉成的?
談到為什么不喜歡出門,小潘的語氣有點無奈。“其實有時候也想出門走走,但是又感覺沒什么地方可以去。商業街總是人山人海,公車、地鐵上擠滿了人。電影和書可以在家看,音樂可以在家聽,就連運動也可以在家做做瑜伽。父母總是問我:‘每天在家能干什么?’我就反問他們:‘出門又能干什么?’他們也無話可說。”
在宅男宅女聚集的網絡社區中,有人這樣描述自己變“宅”的過程:“從小就好靜,不喜歡人多。獨生子女一個,家人不放心我在外邊跑,所以cye.com.cn經常被關在家里。受家庭環境影響,對親戚和朋友的感情不是特別強烈,交際圈子小,同學之間的聯系畢業之后就斷掉了。從中學開始,強迫自己積極與人溝通,完全沒成效,受打擊以后繼續宅。宅的原因就是不想和外人交流。興趣不一樣,聊天也聊不到一起去。然后發現在網上比較輕松,還可以找到有相同愛好的人,習慣性地逃避了現實生活,于是就宅了。”
常與各路宅人打交道的喬楠發現,大家不想出門的理由經常是天氣不好、麻煩、失戀、失業、出門要花錢、放不下電腦、喜歡安靜地做事、討厭人多的地方、小時候的習慣等等。而喬楠的理由更直接:“我就是純粹喜歡待在家里的感覺,十分舒適。”
互聯網的發展對宅男宅女的形成起著決定性作用。本次民調發現,58.5%的人認為宅男宅女的成因是過度依賴網絡,而在對這一現象的認識上,有26.4%的人認同“這是互聯網時代的必然趨勢,無人能阻擋。”
截至2007年12月31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我國網民總人數達到2.1億,僅比美國少500萬人,居世界第二位。網上娛樂、網上銀行、網上購物、網上交易和網上訂餐等名詞已經不再新鮮,人們無須邁出家門,就能兼顧生活、娛樂和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