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個性的服裝、各種新鮮稀奇的零食、價格優惠的化妝品……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淘淘巷”已經成為現在南京年輕人最愛逛的地方之一。這個產生于網絡、并從線上移植到線下的實體店鋪街區,位于淮海路一座并不起眼的綜合樓樓內。3年前,這里還只是一座中規中矩的辦公樓,隨著幾家零星網店的進駐,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迅速聚斂了超高的人氣,而今,“淘淘巷”營業范圍已擴展到兩層樓、100多家商戶,儼然是一條成熟的時尚街區,每次來到這里,總能感受到接踵摩肩的人流。
“淘淘巷”的紅火顯示出網絡實體街區的無限商機,眾多商家紛紛瞄上了這塊“蛋糕”。近兩年,與“淘淘巷”類似的街區在南京開了一家又一家,就連“淘淘巷”的老東家——“淘淘巷”商業管理有限公司也按捺不住,近日,“淘淘巷”二期——石鼓路街區也開始了試營業,并將于4月12日正式營業。
盡管越來越多的人在分食這塊“蛋糕”,“淘淘巷”的營業狀況卻并沒有受到影響,至少從表面看來,這里的人氣依舊很旺。反觀其他街區,即便裝修比“淘淘巷”高檔、規劃比“淘淘巷”齊整,可記者了解到,眾多年輕人逛街的首選依然還是“淘淘巷”。
“淘淘巷”人氣居高不下
記者在一個周三的下午來到“淘淘巷”,雖然不是周末,仍有三五成群的年輕人相偕前來購物,通往街區的兩部電梯吃力地承受著高客流量的負荷,記者眼看著電梯上下兩趟才終于擠了上去。各家店鋪的貨品琳瑯滿目,但大多針對年輕人的喜好:時尚、鮮亮且相對廉價。一些精明的個體攤販也盯上了這塊“寶地”,在樓道里擺起了地攤,地攤盡管簡陋,也不乏客人光顧。一個賣韓版T恤的攤位前,幾個穿著時髦的年輕女孩正“不顧形象”地蹲在攤前揀貨,并不時與攤主討價還價。
熱鬧的“淘淘巷”不僅是年輕人的購物天堂,也逐步吸引了一些中老年顧客光顧。一位正在逛食品超市的蘇阿姨告訴記者,女兒平時很喜歡逛“淘淘巷”,還會買一些諸如“御食園”小甘薯、“正廣和”酸梅湯等特色小食品帶回家,家里人都喜歡吃,久而久之她也知道了這里,每到新街口就順便到這里轉一圈,買一些市場上看不到的零食,東西稀奇,價格也不高。
居高不下的人氣讓“淘淘巷”里的各間商鋪成為最大的受惠者。在一家名為“10號公館”的店鋪里,店主小焦告訴記者,他的鋪子于去年9月進駐“淘淘巷”,在不到1年的時間里,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效益。最好的一個月純利潤超萬元,總體上,利潤是營業額的40%。不過這里并不是小焦的第一家店。兩年前,他剛剛從學校畢業不久,從事了半年建筑監理的工作就辭了職,在淘寶、西祠等知名網站上開起了網店,主要經營日單女裝。網絡經營一段時間后,小焦開始考慮開一家實體店鋪與網店互動,2006年10月,他的第一家實體店鋪正式開張,選址于新街口某著名地下商城,小焦表示,當時選中那里就是看中了它的區位優勢和高人氣。但經營了一段時間后,小焦覺得有些吃力——不僅房租貴、附加費用多,整體規劃還對每家店鋪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種種壓力讓小焦的經營變得艱難。就在那時,“淘淘巷”已經紅火起來,小焦瞅準機會租下了一間約50平方米的鋪子,果斷地把店般了過來,進駐的第一個月就凈賺了3000多元。小焦算了一筆賬,地下商城和“淘淘巷”的客流量基本不相上下,巨大的利潤差異主要來自于成本差異。前年剛進入地下商城時,第一個月的房租還是450元/平方米,第二個月就漲到了600元/平方米,如今已漲到800元/平方米,而“淘淘巷”目前的租金只有約120元/平方米,同樣的貨,“淘淘巷”能比地下商城便宜3~4倍。來逛“淘淘巷”的年輕人,相當一部分是沖著低價貨品來的。
嘗到甜頭的小焦開始擴展經營。“淘淘巷”二期石鼓路街區招商時,他又租下了一間鋪子。小焦坦言,處于試營業階段的石鼓路街區目前客流量無法與淮海路店相比,他的新店甚至還沒有保本,但小焦卻對前景充滿信心,相信憑著“淘淘巷”的名頭,一定能帶動石鼓路街區的人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