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豐縣大蒜價格暴跌,蒜農無奈之下求助本報,本報報道后,當時的省委副書記張連珍作出批示,要求有關部門急蒜農所急,采取緊急措施幫助解決“賣難”;一年后的今夏,全省大蒜第一大縣邳州也出現賣蒜難,經省領導批示,有關部門和當地政府采取一系列緊急措施,打響“大蒜保衛戰”,賣難問題終于得到較好解決。
豐縣、邳州,同在徐州市。徐州是我省蔬菜種植第一大市。連續兩年,兩地發生大蒜賣難,不少人就此提出質疑,認為徐州的大蒜發展太快,種得太多,應該壓縮種植面積。
然而,記者近日在省農林廳有關部門采訪,有關領導和專家均認為,出現“賣難”的根子,不在于面積太多,而是產后商品化處理嚴重不足所致。
農產品產后商品化處理,包括精深加工、冷藏處理、分級包裝等,它對提高農產品附加值、解決農產品賣難、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有關專家認為,農產品精深加工的意義早已深入人心,而農產品“冷鏈”的建立也應及早引起各地高度重視。
“冷鏈”是指農產品收獲后采取的預冷、冷藏車運輸、冷庫貯藏等一系列農產品產后處理產業環節。“冷鏈”的建立,是深加工以外緩解農產品“賣難”問題的又一條有效途徑。
對于蔬菜種植面積很大的產區來說,“冷鏈”的建立尤其重要。像蒜薹這樣的蔬菜,無論國內外市場,都是鮮食產品,沒法加工成其它產品,實現均衡上市、解決產品“賣難”,最好的辦法就是冷藏保存,避開高峰期上市。據蔬菜專家介紹,蒜薹這樣的產品,市場需求量一年四季都很大,但冬季大棚里種不出來,南方熱帶地區也不生產,因此,除夏季市場外,蒜薹供應只能通過冷藏保鮮。
“冷鏈”的建立,本身是一條有效的增收之道。記者幾年前盛夏季節在大豐、射陽田頭采訪,看到農產品經紀人到田頭收購農民種植的冬瓜,每500克出價只有4分或5分錢。幾個月后的新年,記者在南京批發菜場,看到由冷庫里拿出來的冬瓜,售價高達每500克3.5元,升值80倍左右。扣除冷庫運行的電費、運輸、管理成本,應該有cye.com.cn可觀的利潤。去年豐縣大蒜賣難事件后,在省委召開的一次農業會議上,省供銷社領導介紹說,他們以高出市場一倍的價格把豐縣農民賣不掉的大蒜全部收購了起來。其實,供銷社以很低的價格把大蒜收起來往冷庫里一放,冬天拿出來以高價賣掉,至少可賺幾百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