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民資抱怨:小額貸款公司門檻太高
小額貸款公司試點在溫州引爭議 當地政府回應稱名額有限
中國銀監會和央行 《關于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在5月出臺后,一度引起溫州民間借貸機構的極大興趣,他們認為,通過小額貸款公司來收編民間借貸資金,將使自己的身份從此變得公開化、合法化。
但現在,他們的熱情已急劇消退,因為浙江省各級政府出臺的具體措施讓他們感到“失望”。他們抱怨說,從省到市再到縣,政府把小額貸款公司的門檻越設越高,把他們擋在了門外。
這究竟是怎么回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趕赴溫州,展開實地調查發現,民間借貸機構有自己的苦衷,政府部門也有自己的理由。看來,這場爭論還將繼續下去。
溫州試點:民間資金熱情高
今年5月,中國銀監會和央行聯合下發了 《關于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標志著小額貸款公司試點工作開閘。
7月14日,溫州小額貸款公司試點操作規程正式獲得通過,這是繼紹興、寧波之后第三個實質性推出小額貸款的浙江城市。此舉在溫州當地引起了強烈響應,許多民間借貸機構躍躍欲試,他們認為,讓自己身份公開化、合法化的機會來了。
根據溫州金融辦的統計,2006年溫州流動性資本超過3000億元,每年以大約14%的速度增加。因此,這次僅有16個小額貸款公司的名額,的確是僧多粥少。
溫州的民間借貸十分活躍。據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統計,當地有30多萬家中小企業,在銀根縮緊、從銀行主渠道難以獲得貸款的情況下,多數企業面臨資金鏈斷裂、經營無法維系的困境。在這種情況下,許多企業只好求助于活躍在地下的約6000億元溫州民間資本。
但是,民間借貸利率一路高企,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不斷增加。根據人民銀行永嘉支行發布的 《永嘉縣經濟金融形勢分析報告》,去年該縣民間借貸利率由年初的月息10.26‰上升至年底的月息17.31‰。特別是2007年下半年銀根收緊后,民間借貸利率呈現大幅上揚態勢,游離在銀行之外的民間借貸空前活躍。
人民銀行永嘉支行信貸股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該縣民間借貸利率月息已漲到20.08‰。
地方政策:進入門檻增高
溫州民間借貸機構所指的門檻高,主要是指各級政府對小額貸款公司注冊資本的要求。
在銀監會和央行發布的指導意見中,對小額貸款公司的注冊資本的規定是:“有限責任公司的注冊資本不得低于500萬元,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冊資本不得低于1000萬元。”
這個標準對應到浙江省 《小額貸款公司試點暫行管理辦法》里,前者被拔高至5000萬元 (欠發達縣域2000萬元),后者要求不得低于8000萬元(欠發達縣域3000萬元)。浙江省同時規定,在試點期間,小額貸款公司注冊資本上限不超過2億元(欠發達縣域1億元)。
除了注冊資本,浙江還對小額貸款公司的主發起人提出了明確要求。溫州市規定:“小額貸款公司的主發起人,應當是工商信用管理AAA級企業,而且是管理規范、信用優良、實力雄厚的當地民營骨干企業!
對照這一條,永嘉縣政府7月19日發布的 《關于開展小額貸款公司試點工作的通告》規定,申請小額貸款公司的主發起人應是注冊地在永嘉的2007年度縣功勛企業和縣信用AAA級企業。據了解,該縣每年評出10家功勛企業,去年的10大功勛企業,半數以上擁有浙江省著名商標。
民間借貸機構:我們被拒之門外
作為溫州草根金融界的代表人物,溫州方興擔保有限公司董事長方培林在1984年開辦了國內第一家私人錢莊。
方培林認為,小額貸款公司是中央規范民間借貸市場的一個偉大創舉。然而,浙江省和溫州市兩級政府完全借用了管理銀行的辦法,如果真按這些辦法操作,小額貸款公司將會喪失市場生命力。
在方培林看來,小額貸款公司的作用,除了破解中小企業融資困局外,也是為了平抑民間借貸利率!耙粋鄉鎮至少應該有3家小額貸款公司,才能達到這個目的,但現在全才有16家,門檻還那么高,根本是人為阻礙發展!
“按照省里的管理辦法,小額貸款公司只能在本縣(市、區)范圍內開展業務。這容易造成融通不暢而資金積壓,大量資金流轉不開,小額貸款公司哪有‘錢’途可言?”
“如果沒有這些門檻限制,你會去做小額貸款公司嗎?”記者問。
“不僅我會做,全溫州的擔保公司也都會去做。我們有優勢呀,客源充足,操作熟練。”方培林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