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三:無礙車市
第三種意見認為,奧運對車市并不存在因果關系,沒有直接影響,所以無礙大局。要說有影響,也只是暫時和局部性的。
一是奧運畢竟只有20天不到的時間,比賽場地也只是局限幾個城市。奧運會的主辦地北京,2007年汽車銷量為42萬輛,只占全國汽車市場總銷量的4.8%。加上奧運會足球Cye.com.cn預賽和帆船賽事的主辦地上海、天津、沈陽、青島、秦皇島,占中國汽車市場的份額也不過10%左右。這些城市的汽車銷售即使受到影響,對整個國內車市的影響也十分有限。
二是其實7、8月份歷來都是汽車銷售的淡季,指望奧運會的舉辦能突然大幅度拉升車市來打破這個規律并不現實。就算在奧運前后由于限行等原因,這些城市的汽車市場會暫時出現滑坡,也影響不了大局。即便全國老百姓關注度全放在了奧運會上,對全年車市的影響也不會有多大。
三是說“消費透支”的理論站不住腳。其實為了迎接奧運,許多城市的公交車、出租車更新,早在2005年、2006年就已經開始,事實證明這種提前進行的換車消費行為,并沒有對2007年車市的高增長產生什么阻礙。因此,消費透支之說并不存在。
根據過去的經驗,奧運會對于國民經濟對外依存度較高的國家來說影響很大,但是,對于主要靠內需拉動的國家來說就相當有限了。這一點從奧運會對舉辦國股市的影響中可以得出結論。
中國汽車產業主要依靠的是國內市場的支撐,全國汽車市場受到北京奧運的直接影響有限。因為各地居民收入水平參差不齊,經濟發展水平各不相同,奧運效應一時還難以波及全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