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寂多年的“奶媽”這一職業,突然重新流行起來了,這必將成為今年秋天值得玩味的記憶。無論在網絡上,還是服務公司,人們不約而同,接踵而至,希望為孩子找到合適的口糧。 有人出售,盡管還羞羞答答,反復申明自己奶水過多,每日要倒掉的“至少有4斤”,實在浪費。有人卻是急需:孩子嗷嗷待哺,奈何家里雖有閑錢,胸中卻無奶水,總不至于要咬著牙讓自己的心肝寶貝去喝……
一個說:“自家娃娃3個月。再哺養一名嬰兒,日收費300元,可協商。”另一個說:“家里寶寶出生剛3個月,因為現在的奶粉都不敢喝,所以急尋奶媽一名,要求身體健康,價格好商量!”
類似的帖子,幾日之內涌現在各大論壇、網站。類似需求,席卷北京、鄭州、成都、深圳,甚至擴展到香港。一夜之間,3個月大的寶寶們盤活起了一種新的交易。
“現在社會,遍地是機會,到處是商機,就看你咋個抓了。”有網友感嘆。
市場經濟之下,需求就像一只嗅覺靈敏的貓。就在一個月以前,許多家政公司里的“奶媽”這一職業,還少人問津。一家公司的電話要等一年,才能等到10多個詢問“奶媽”業務的主顧,還大多只是問一聲,并未聘請。如今形勢突變,一天之內打來的問訊電話有20多個,還有老人愛孫心切,親自上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