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都讓戴志康“暗爽”,許多“簡單草率”的決策就在這些贊美下做出。那時,戴志康自問,“和小網站贏了又如何?”,他希望Discuz!視頻軟件能和大網站抗衡,差距卻在產品真正面世時暴露無遺。“大量視頻網站還沒找到合適的盈利模式,為他們服務的視頻軟件如何賺錢呢?”現在反思這個項目,戴志康更注意從商業邏輯層面去分析。
“膨脹和浮躁是一種普遍現象。”戴志康總結,“區別只是程度不同。適當的膨脹也無可厚非,可有的人像海綿,一吸水就膨脹得不得了,忘了自己是誰。”的確,相比那些有過數年社會經歷的創業者或是辛苦耕耘幾十年的企業家,80后新銳保持冷靜的難度更大。
頗有幾個80后創業者拿到投資后第一件事情是為自己買了寶馬,更多的人將本應在辦公室內忙碌的時間用來頻繁出席各類派對,還有人一時激動,將還不完善的商業模式過早地暴露在公眾面前。這都容易招致評價與質疑,更給了競爭對手拾級而上的機會。
“我們當中的一批人,顯然是被自己給坑了。”戴志康說。感覺自己不得了的時候,很容易做出讓合作者與公眾無法容忍的行為,或者擺出讓別人無法容忍的態度。“如果本來就根基不牢,就很容易被市場清洗出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