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技能人才開發工作機制初步形成,技能人才規模擴大,結構得到優化。”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有關負責人說。
據介紹,國家還通過引導企業建立現代企業職工培訓制度,采取集中培訓、名師帶徒、鑒定考核、技師研修、技術攻關、技術比武等多種途徑,加大職業培訓工作力度,強化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實施,技能勞動者的素質結構得到改善,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勞動者的比例有明顯增長。 3類機構年培訓勞動者2000多萬人次 職業培訓體系基本形成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基本形成以技工學校為骨干、就業訓練中心、企業培訓機構以及大量民辦培訓機構為依托的職業培訓體系。”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有關負責人介紹。
截至2007年底,全國有技工學校2995所、就業訓練中心3173個、民辦培訓機構2.1萬余所,3類機構年培訓各類勞動者2000多萬人次。技工學校突出技能訓練培養特色,為企業培養和輸送一大批具有較高職業道德和掌握熟練職業技能的合格勞動者,已成為我國后備技能人才培養的重要陣地,畢業生平均就業率達到95%以上。
據介紹,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今年將繼續組織實施城鎮技能再就業計劃、能力促創業計劃、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計劃,發動具有資質的各類教育培訓機構開展培訓,并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完善培訓補貼政策,加強對培訓效果的監督和評估,完成每年再就業培訓400萬人、創業培訓40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800萬人的目標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