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來,桃源街道團工委依托轄區高校,連續組織了7批280名大學生到社區工作站掛職擔任站長助理。此后,這一做法在整個南山區得到推廣,目前已有3所高校的1483名在校大學生黨團員到南山區98個社區參與此項活動。
梅園社區“陽光驛站”為社區里貧困家庭的孩子免費補課,開設了“陽光課堂”,東昌中學的老師也義務為這些學生上課。“陽光課堂”的蔣仁靜Cye.com.cn同學來自單親家庭,家庭經濟困難。經梅園社區“陽光驛站”牽線搭橋,康華公司黨支部與蔣仁靜同學結對助學。2008年7月,蔣仁靜以541分的好成績考取了復旦大學。8月9日,蔣仁靜回到“陽光課堂”為即將升入高三的學生講了她的學習方法和應試技巧。
大學生在這樣的實踐中鍛煉了才干,增長了社會閱歷。一名同學在自發創建的“大學生掛職街道”博客群中寫道:“高校與社區建立的這種‘互助雙贏’關系,不僅促進了街道工作,還鍛煉了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
實際上,這只是深圳團組織開展大學生實踐創業行動的做法之一。連續6年來,深圳團組織舉辦各類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職業生涯規劃導航,開展“走進社會大課堂”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等,累計組織3萬多名大學生提前接觸社會,體驗市場競爭。
通過多種形式的社會實踐,大學生打牢了就業創業基礎,也更合理地規劃了自己的職業生涯,這為深圳約6萬名在校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提供了一個可操作性較強的解決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