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提出“保姆式”服務理念。去年全省21個部門共同牽頭,全程提供項目開發、開業指導、融資服務、跟蹤扶持等“一條龍”創業服務。
林田遠達集團董事長林錫森告訴記者:“我們公司最早做戶外標識,效益也過得去。但是政府想得遠啊,建議我們拓展業務范圍,提高抗風險能力。宣傳部門還幫我們聯系了一汽集團,談下了汽車標識這塊業務。”
今年,面對國際國內經濟新形勢,吉林省以扶持創業者、個體工商戶和小企業為重點,下發了促進全民創業的27條政策,在市場準入、經營范圍、融資貸款、稅費減免Cye.com.cn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省政府還要求每個市州中心城市建立大學生創業園,每個縣(市、區)建立創業一條街,鼓勵扶持大學生創業,并積極開展創業型城市建設。
思想解放、勤勞致富、敢為人先、不怕失敗、自強不息、科學發展的創業文化在吉林已具雛形。“但解放思想是一個系統工程。我們的創業文化建設還只是初創階段。而且創業文化需要與時俱進,我們還要不斷自省,不懈努力。”吉林省社會科學院院長邴正說。
創業,需要觀念還需要環境
在解決就業方面,吉林省探索出一條打造創業文化、改變人們就業觀念的有效途徑。在振興老工業基地的過程中,這不僅有助于緩解眼下的就業壓力,而且避免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為經濟社會不斷向前發展提供了深層動力。
建設創業文化,最主要的任務是轉變人們小富即安、等靠要的落后觀念,激發人們的創業熱情。但是,只提倡創業是遠遠不夠的,如果沒有良好的創業環境,人們的創業熱情不可能持久。
讓人民群眾想創業,更要讓他們能創業、創成業,這樣才能真正形成創業文化。如果創業者懷有一腔熱情,在創業實踐中卻處處碰壁——執照審批不下來、場地找不到、資金籌不著、稅費負擔不起……那么,政府再號召、媒體再宣傳,人們也鼓不起創業的勇氣。創業,需要觀念還需要環境。
吉林省在改善創業環境方面做了許多努力,幾年下來,吉林的創業文化建設得以初見成效,可以說與此密不可分。(記者 左婭 孟海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