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和社會都將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作為一個解決就業難的突破口,在年初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093號)中明確提出,要鼓勵和支持畢業生自主創業。目前,大部分省(區、市)針對鼓勵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出臺了很多扶持政策。
記者從北京市工商局了解到,目前針對北京籍應屆生,想要自主創業的大學生可以把住宅作為經營場所登記,注冊資本低于50萬元的還可分期繳足。多達30條的政策措施圍繞準入、融資、監管等各環節扶持畢業生創業。同時,設立綠色通道窗口,為應屆高校畢業生登記注冊提供便捷服務,并免收登記注冊費。
究竟創業能否成為解決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突破口,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帶著這個問題采訪了多位專家。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張車偉對記者說:“我希望這可以成為突破口,應該是下大力氣做的事情,大學生是我國人力資源的高端人才,從我國的經濟發展來看,更需要創造我們自己的需求,自己的需求肯定要從自己的創業開始,如果更多的大學生能夠去創業,帶動的不僅是自己就業,也帶動周圍人的就業,而且對經濟的長遠發展也非常重要!
據悉,遼寧、浙江、上海以及南京、廣州等省、市都開設了政府專項創業基金,但北京市目前并未設此項基金。
對于張車偉提到的大學中的創業教育問題,北京市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主任任占忠也表示:“學校的創業教育是基礎,如果沒有良好的創業教育,就培養不出有創業能力的人才,這種創業教育必須要有適合中國國情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記者了解到,目前,中國的大學創業教育多是由在校的老師任教,這些老師可以提供足夠的創業理論教育,但自身的創業經驗缺乏也限制了他們可以提供更多的實踐經驗。對于想要創業的大學生來說,實踐同樣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需要更多有實際創業經驗的創業者來給學生提供更多鮮活的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