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對沒有創業經歷的大學生的調查來看,大學生的創業熱情比較高漲,約75.22%被調查者選擇了“一定要自己創立事業”和“如果有機會就創業”,說明多數大學生在校期間考慮過創業,有創業的意愿。
但“一定要自己創立事業”的被調查者只占全部人數的14.37%,則表明在當代大學生群體里,真正將創業作為未來人生的選擇、想通過創業實現人生理想的大學生還不是很多,創業仍受制于各種條件的限制,導致大學生信心不足。60.85%的被調查者“如果有機會就創業”,說明大部分大學生雖有創業意愿,但由于自身準備不足,只能寄希望于未來的創業機遇。
獲取利潤和自我實現是主要動機
在有計劃創業或已經創業的受訪者中,44.13%的人創業是為了賺錢,賺錢成為大學生創業的主要動機。還有31.79%的被調查者選擇“挑戰自我,實現夢想”,表明已有不少大學生希望通過創業來體現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展現自己的才華和素質,并以此為契機挑戰自我,實現自己的價值。選擇“緩解就業壓力”的被調查者占全部人數的10%,這說明絕大部分大學生并非因為就業壓力過大和競爭激烈而被迫選擇自主創業。
報告顯示,創業者選擇各自行業領域的首要原因中,被考慮最多的有三方面:一是“揚長”,創業者掌握該行業需要的相關技術,比例為27.83%;二是“避短”,因為行業進入門檻不高才加以選擇,比例為23.95%;三是自己的興趣所在,選擇比例為21.68%。
門檻不高的行業多屬于非高科技創業,但它有投入少、風險低、容易入門等優勢,所以也得到創業者的青睞;而且這些門檻較低的行業在完成創業帶動就業任務的方面能夠起到巨大的作用。課題組認為,大學生創業者一方面要對自己的興趣、能力有準確的把握,合理選擇創業方向;另一方面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術水平,創業的路可以走得更寬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