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00套對接
保障房啟動建設
按照東城區未來二十年發展規劃,將有效控制常住人口規模,東城區提出到2030年全區常住人口控制在65萬人左右,舊城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40萬人左右,與目前東城86萬戶籍人口這一數字對比,意味著東城將要在未來20年疏散人口21萬,每年平均疏散人口壓力超過1萬人。
東城區常務副區長徐熙透露,東城區將通過與郊區縣建立疏散人口安置合作機制等途徑引導人口外遷,東城已經在朝陽區定福莊南區、豆各莊,通州區臺湖鎮“兩站一街”等四處的23000套對接保障房啟動建設,這批保障房建設將于明后年實現首批入住。
記者了解到,東城還將通過嚴格控制高密度住宅項目建設,防止出現因二次改造帶來的大量居住人口涌入。
■疏通胡同道路
打通胡同微循環
“要把胡同道路亮出來,首先要把胡同里的車輛請到地下或地上集中停車樓,從而打通胡同微循環。”東城規劃中提出,東城區將在舊城內重點發展步行、自行車交通,胡同道路設計以滿足步行、自行車出行以及機動車單行需求為主,在保持傳統胡同肌理的基礎上,適當疏通胡同道路。
按照規劃,東城未來將積極拓展地下發展空間,分層開發,構建“三縱、五橫、六區、多點”的格局。
按照規劃,“三縱”是指中軸地鐵沿線、崇雍大街、東二環;“五橫”是指北二環、平安大街、朝內大街、長安街、兩廣路;“六區”是指王府井地區、東二環地區、北京站地區、前門-崇文門地區、龍潭湖體育產業園區、永外現代商貿區;“多點”是指地鐵站點周邊區域以及雍和園 (論壇 新聞)、隆福寺、地壇周邊等城市重要節點區域。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