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不履行承諾、虛假宣傳,動輒卷款走人,這些信用缺失的問題日益嚴重。國家工商總局近日表示,工商部門將用3年左右時間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國家經濟戶籍庫”,企業違法記錄將可供公眾上網查詢,黑牌企業的失信懲戒要嚴格控制法人的任職限制期限。
“經濟戶籍庫”將信用分類監管
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國實有企業近1200萬戶,個體工商戶3600多萬戶,但誠信缺失導致的問題備受社會關注。
國家工商總局介紹,早在2003年,工商就著手推行企業信用分類監管,目前已建成了被吊銷營業執照企業數據庫、市場主體數據庫、自然人投資一人有限公司數據庫信息,基本實現了對進入“黑名單”企業法定代表人的全國鎖定,“一處失信、處處制約”的失信懲戒開始形成。
工商總局局長周伯華指出,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信用約束,計劃用3年左右時間把數量巨大的市場主體納入“國家經濟戶籍庫”,并對其進行信用分類監管。
信息庫將全國統一動態更新
這個“國家經濟戶籍庫”將是“全國統一、信息完整、準確及時、動態更新、開放共享”的,全國工商系統信息互聯互通,及時采集錄入,數據準確率、完整率要達到99%以上,還要向公眾提供查詢服務,公眾屆時能上網查詢到企業登記身份記錄、違法行為記錄。
與此同時,工商總局還將整合資源,把企業信用分類監管、個體工商戶信用分類、商品交易市場信用分類、公平交易執法監管、12315維權平臺等信用數據匯集起來。
在此基礎上,各級工商要被吊銷營業執照的企業法人、法定代表人的信息錄入到系統,強化對任職限制信息的管理。
失信企業法人將控制任職期限
工商總局表示,對已納入黑牌數據庫的企業法人及法定代表人,要慎重對待,嚴格依法依規控制其任職限制期限和范圍,而對限制期屆滿的,應及時解除限制措施,還要與其他部門建立信息互通共享,延伸“黑名單”的警示功能,增加企業的失信成本。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