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實踐:模式漸成形
如果給創新工場做一張說明書,“甄選產業+創造企業+孵化加速+風險投資”這種獨特的運作模式一定會放在最醒目的位置。簡單來說,在根據行業判斷選定創業項目后,創新工場將承擔此后一系列孵化功能,從各個方面為項目服務。對一個尚在襁褓之中的創業項目,創新工場不僅能提供早期的種子基金及天使投資支持,還能一路跟隨項目進展,實施全方位的孵化。
從目前交出的成績單來看,創新工場集聚了600多名國內外頂級人才,成為北京的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產業“重鎮”,也為提升中關村的技術、產業和投資格局做出了有益的探索。迄今為止,創新工場投資總額已超過2.5億元人民幣,項目及公司市場估值在今年年底預計接近30億元。以核心項目“點心手機操作系統”為例,項目的A輪融資已經完成,由外部知名VC評估后估值已達5000萬美元。
但創新工場在北京的兩年實踐并不止于扁平化的數據與成果,其間還充斥著許多動人細節。
位于中關村第三極大廈內的創新工場辦公室建筑面積約2000平方米,卻塞了500多名員工。李開復笑言,“工作環境和網吧也沒什么大差別。”創新工場辦公環境之簡陋遠近聞名。在第三極大廈,有一塊寫著“HTTP404”的木板。當創新工場還在清華科技園舊址辦公時,有一個創業團隊因為未能獲得創新工場的投資,一怒之下把辦公室的門砸壞。創新工場的員工就用互聯網語言中表示“網頁不存在”的提示語,開了自己一個玩笑。搬遷新址后,這塊木板成了寄寓故事的獨家記憶。作為公司的董事長兼CEO,李開復的辦公室約9平方米,墻上僅有的裝飾是女兒手書的標語“InnovationWorks!Rockon!”(創新工場,繼續加油)。李開復告訴記者,由于辦公場地所限,他的辦公室常被征用作為公共會議室。
人均辦公面積不足4平方米,“螺螄殼里做道場”,與創新工場獨特的運作模式不無關系。某個項目一旦獲得了創新工場的認可,項目團隊就會搬到創新工場的辦公室共同工作6個月。在這6個月中,房租、機器費用、餐飲開銷都由創新工場包辦,吃的是大鍋飯,工作座位挨著座位,“感覺就像一家人”。
在日常運作中,創新工場的團隊承擔了“補鏈工程師”的職能,“企業和項目缺什么,就幫他們補什么”。李開復強調,普通投資機構的投資部門員工占比在80%-90%左右,而在創新工場,投資部門只是整體鏈條上的一環。“人事部門、法務部門、市場部門、業務拓展部門、技術部門、產品部門、財務部門都是創新工場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部門的領導也大都在IT領域工作了10年以上。因為創新工場要為創業者提供一站式服務,甚至是一站式答案,領導必須對行業有充分了解。”
但李開復也強調,創新工場雖然把孵化項目比作帶孩子,卻并非“又當爹又當媽”。“如果我們一年孵化30個企業,10年就是300個,不可能幫著把一切事情都做完。因此,當項目發展到一定階段,我們就會尋找專業的VC把項目帶上市。同時,這也方便我們合理安排,把70%-80%的精力放在新的項目上。去年的項目可能只花我們10%的時間,前年的可能就花5%的時間去管理。”在這樣的“階梯管理”下,創業項目的早期投資環境也會更多元、更富層次。
在項目團隊與創新工場共同戰斗的日日夜夜,創新工場也堅持“帶著做”,而不是“代著做”。“項目團隊總有一天要離開創新工場,我們要一點點教會他們,逐漸培養他們獨自應對的能力。”李開復說。無怪在創新工場孕育的創業者眼中,李開復有點像父親,“你想玩耍,他會在玩具房里搭好小木床、游戲臺,準備好玩具、書籍等,然后就默默離開了。他不會像媽媽一樣陪你玩,而是讓你自己盡情地玩。”
創新工場主導的“一站式孵化”模式,在中國還是絕無僅有的。在這一模式的貫穿下,成績和故事連成一體,又逐漸輻射出去,對國內的創業和投資生態正產生著深遠影響。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