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皮、皮革行業進入"消費黃金期"
周舟:在中原商圈面對眾多的專業市場,海寧如何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任有法:獨特的旅游購物模式是海寧中國皮革城多年來快速持續發展的"成功法寶"之一。2007年2月,海寧中國皮革城正式成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近年來每年接待旅游購物大巴超過2萬臺次。
新鄉海寧皮革城也將移植海寧總部的成功模式,目前已經在申報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將與河南眾多主流旅行社合作,吸引大批游客來此旅游購物,成為豫北地區云臺山、八里溝、紅旗渠等著名景區之外的又一標桿性景點。
相信海量的款式,動輒幾千元的差價,海寧皮革城對中國的"平民奢侈消費"群體有著"致命誘惑"。比如,在商場里售價3萬元的裘皮,在海寧售價也就1萬多元;在商場售價五六千元的皮衣,在海寧也就一兩千元。
現在,裘皮、皮衣從過去單純的"御寒品"儼然成為了"時尚品"在長三角地區,很多人衣柜里都有兩三件皮裝。可以說,這個行業的消費黃金期到了,最近這兩年銷售增長比例都在25%以上。
海寧很多皮革品牌的老板、設計師每年都會去巴黎、米蘭考察、參與各種時尚活動,在理念、信息等諸多方面與歐洲實現了接軌。隨著海寧皮革業設計能力的不斷成熟,國外一些知名品牌前來選擇貼牌廠家時已經從過去的"來樣下單"變成了近年來的"看樣下單",海寧的款式已經基本和歐洲同步。
為此,我們有信心在開業后兩三年的時間內,吸引河南省乃至整個中部六省廣大消費者來此購物、體驗,逐步成為整個中部六省皮革制品的交易中心,年交易額預計將達到百億元。預計,新鄉海寧皮革城開業后,將憑借海寧原產地企業強大的設計、研發能力,大批量采購原材料,大批量生產的規模效應,將河南市場皮衣、皮草、箱包等皮具產品價格下拉百分之七十,市場所有銷售產品,將僅有同類市場和百貨商場價格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海寧技術推動中原制造業"金牌"優勢
周舟:面對產業轉移的浪潮,海寧將怎樣在中原打造皮革產業集群?從原料、加工、物流等方面如何更好的利用當地資源?
任有法:最近這三五年,是河南迎接沿海產業轉移的黃金機遇期。在產業轉移大潮中,制造業的轉移最引人注目,海寧皮革城抓住這個歷史機遇,引領流通領域的產業轉移浪潮。
在海寧,一個普通縫紉工的月工資能達到8000元到1萬元。河南相對較低的勞動力成本和1億人口的廣闊消費市場,對皮革生產企業還是有一定吸引力的。皮革服裝加工門檻很低,和其他服裝品類一樣,買幾臺縫紉機回去就能辦一個工廠,技術可以來自海寧,這樣三五年之后就能以新鄉為主形成一個產業。而且,河南的皮革資源相對比較豐富。周口在歷史上就有"南皮都"之稱,焦作孟州桑坡村又是世界聞名的"皮毛之鄉"。
河南皮革業一定要盯準自身龐大的消費市場,這是河南最大的優勢。我們對河南這個皮革潛力市場充滿信心。等市場做起來后,將逐漸吸引海寧的皮革生產商把工廠搬到新鄉。這種市場與工廠前后腳轉移的模式,有望帶動河南皮革產業走向一個新階段。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