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失敗了,我會更信任你
盡管因發現準晶體而貴為諾獎得主,謝赫特曼也曾經歷過相當長時間的挫折。1982年,謝赫特曼在研究錳鋁合金的時候,首次在電子顯微鏡中觀察到與傳統觀點相違背的準晶體排列規則。這項發現最初曾遭到科學界的強烈異議,并導致他被趕出了研究小組,飽受嘲笑。兩次摘得諾獎桂冠的化學巨匠鮑林(Linus Pauling)也曾公開宣稱:“達尼埃爾·謝赫特曼是胡說八道,世上沒有準晶體這回事,只有‘準科學家’。”
這段頗為傳奇曲折的經歷,讓現場一位來自北京交通大學材料化學專業的學生高高舉起了手:“經過無數爭議,您是如何克服這一切困難的?是什么支撐著您呢?”
謝赫特曼直視著這個年輕人,毫不遲疑地說道:“因為我一直知道我在這個問題上是對的。這很重要。人人都會犯錯,再權威的領袖也不例外——何況權威者常常缺乏聆聽的能力。”
“另一方面,我們必須要改變‘恐懼失敗’的文化。許多人覺得,失敗是丟臉的;許多國家、政府也覺得,失敗是丟臉的。但真的,失敗沒有關系。你失敗了,我會更信任你,因為你已經積累了經驗和知識,你不會重復你的失敗。”
在謝赫特曼眼中,無論是對個人而言,還是對國家社會而言,勇于革新、直面挫折,都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科技創新創業需要政府破除阻力,制訂良好的政策予以推動。市場經濟的活力要得到保障,倘若經濟受到擠壓,國家就難以發展;打壓腐敗也是重中之重,因為在那些腐敗的國家,技術創業精神就難以生根發芽。此外,政府還可以大力扶持孵化器,幫助初創企業獲得貸款,建立面向新興企業的指導建議中心等等。”
面對現實,也更相信可能,在這一點上江雷院士同謝赫特曼不謀而和。在對話中,江雷院士熱情地號召同學們投身這個充滿可能的時代:“21世紀是中國的年輕學生選擇科學、創新作為職業生涯的最佳時機,因為我們的發展環境將會越來越好。如果在座各位努力工作、努力研究,50年之后科學創新的中心就會來到中國,那個時候,世界頂級的科學雜志、論文就會用中文來發表了!”
年輕人應對白手起家有認同感
謝赫特曼希望年輕人能通過科技創新創業實現一個國家乃至整個世界的和平繁榮。他開辦了一個面向年輕人的“科技創業班”,這個創業班已經走過了27年的風雨,并且還將一直走下去。
“我把這個班當成我的孩子一樣珍惜,這傾注了我27年的心血。”謝赫特曼說。
這個創業班對所有學生開放,不論何種學科、學歷背景均可參加。所有的講座嘉賓都是通過技術創新、創業的成功人士。“我希望年輕人能夠對白手起家產生認同感。”謝赫特曼解釋著自己的初衷。27年來,創業班畢業生已達一萬余人。一批又一批稚氣與銳氣并存的學生從這里走出,踏上了自我價值的實現之路。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來這個班參加課程,”謝赫特曼非常驕傲地告訴大家,“我想這或許是因為整個社會形成了科技創新的氛圍,以色列也成為了一個以創新精神而著稱的國度。”謝赫特曼愿把這個經驗帶給全世界,讓年輕人意識到自己的價值與使命。畢竟,世界的未來屬于青年。
在對話接近尾聲時,一名外交學院的學生認真地對記者說:“如果地球人都能推崇科技創新的理念,并付諸行動,如果各個國家都能走上繁榮之路,那么子子孫孫也總有一天會迎來世界的和平繁榮的。”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