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扶持青年創業,每個項目100萬元起
不是風投不買股份,只是一筆獎勵資金
本報記者 王燁捷 《 中國青年報 》( 2014年05月09日 01 版)
青年創業者如今在江蘇南京成了“香餑餑”。如果你的創業項目有點“科技含量”,那么你將有可能獲得南京市一級、下轄區一級政府的雙重資金扶持。需要說明的是,這些上百萬元起的扶持資金,不是風投,也不算政府花錢購買你的股份,只是一筆單純的獎勵資金。
日前,中國青年報記者就青年人才引進問題采訪了南京市建鄴區人才辦主任孔南鋼和南京市建鄴新城科技園管委會黨工委副書記湯峻,得到的回復,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政府非?春茫以敢庠谇嗄陝摌I領域內‘投資’”。
南京出臺這一政策的特殊背景是,這座地處華東重要省份的省會城市,近年來正在經濟領域加快轉型發展。
經濟要發展,吸引人才是關鍵。而南京恰恰是華東地區除上海外,高校最為集中的城市。2012年,南京出臺了“321”人才計劃,即用5年時間,引進3000名領軍型科技創業人才,重點培養200名科技創業家,加快集聚100名國家“千人計劃”創業人才。
南京開出的條件是——“一事一議”。
重點扶持的項目,給予200萬元創業啟動資金,提供不少于100平方米工作場所和不少于100平方米人才公寓,3年內免收租金,并根據項目需要提供不低于300萬元的創業投資和不低于300萬元的融資擔保。一般扶持項目,創業啟動資金、創業投資、融資擔保均減半,100平方米工作場所和100平方米人才公寓3年免租方案不變。
建鄴區人才辦主任孔南鋼告訴記者,“321”計劃還只是南京市一級層面給出的創業扶持政策。到了建鄴區一級,還有一個與“321”計劃相配套的“建鄴區國際英才計劃”。
入選市級重點扶持和一般扶持的項目,建鄴區還將在市級扶持外,落實不低于200萬元的創業投資、融資擔保和不低于50萬元的創業投資和融資擔保,并按照創投基金投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由所在園區給予配套投資。重點扶持項目的牽頭人,還解決配偶就業問題。
如果進入“科技創業家”級別,建鄴區還會在市級獎勵基礎上給予30萬元孵化資金。退一步說,就算沒能入選市級項目,經區科技人才項目中心評估后,還能獲得10萬元至30萬元的啟動資金獎勵,特別優秀的給予50萬元啟動資金。
此外,高校教師和學生還有特別扶持,符合建鄴發展方向和評定標準者將獲得30萬元和10萬元的扶持資金。10萬元以下的,針對青年創業者的扶持也還有很多。
孔南鋼告訴記者,“建鄴國際英才計劃”面向的創業群體相對比較高端,且計劃入選項目全都經過區內嚴格評估,該計劃入選者中約30%的人是80后。即便如此,這些項目中還是有三分之二屬于“創業失敗”和“做得馬馬虎虎”的,僅有三分之一的項目是“干得不錯”的。而在這干得不錯的“三分之一”中,真正能受到風投青睞的大概只有10%。
如此大力扶持青年創業,政府方面其實也有困惑。孔南鋼說,困惑一方面來自“評估”,政府如何評估一個輕資產初創企業的價值,這一點未來還要再細細考量;另一方面來自“創業載體”,“政府給一間辦公室,50平方米,按照建鄴的辦公樓價格,一平米每天3元,一天就是150元,免費用3年。這是個不小的數目!
建鄴區正在興建的,是一個建筑面積達108萬平方米的創業社區?啄箱撏嘎叮撋鐓^建成后,青年在建鄴創業,將會在扶持資金、稅收、專家公寓等多方面得到“照顧”。
與孔南鋼的想法略有不同的是,建鄴新城科技園黨工委副書記湯峻覺得,初創型的小企業首要目標就是實現盈利,“哪怕一年營收只有幾百萬元,先掙起錢來再說!
科技園為青年創業者提供了“一人一桌”式的免費辦公場所,湯峻把這一場所稱為“創業苗圃”,“也許他產品設計上有缺陷、成本高、市場前景也不明朗,但不要緊,先在我這兒免費的地方試著‘玩’起來。”
湯峻不指望剛創業的青年給科技園帶來多少稅收,也不指著他們拉動多少人就業,“能搞出一個產品掙點錢就行,也許10年后才會開公司,這沒關系。我們就是給個好環境讓他們‘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