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桶2號水的進價在2.5元到3元之間,這些2號水主要集中在四大知名品牌,運到店里后最高賣到16元甚至二十幾元一桶。“也正是看到水站能有那么大的利潤,才不干送水工了,自己單干一攤,現在每個月都能有七八千元的純利潤。”
當被問及如果只做1號水,是不是就賺不到錢時,何延鋒說:“那不傻了嗎?那才賺幾個錢。1號品牌水進價6塊錢左右,比2號水高多了。”
水站裝自來水充名牌水
水站大廳一側墻壁,堆了滿滿一墻壁的空水桶。沿著墻壁,延伸出一條水管。水龍頭插在一只空水桶中,水慢慢流進桶里。
何延鋒告訴記者,2號水有3種制法。一種是各個小作坊灌裝的,這種在2號水中占的比例最大,另外兩種都是水站自己“生產”的。
“自己生產的時候很少。”何延鋒說,只有在旺季,批發商的2號水供應出現斷貨時,他們才自己“生產”。
說到這,何延鋒跑到門簾后,拽出一個編織袋。編織袋里裝得滿滿的,打開封口,里面是幾百個“娃哈哈”桶裝水封蓋。隨后,他又從抽屜中拿出一個塑封套。他說,蓋子和塑封套都是他批發來的,1塊錢一套。2號水斷貨時,他有時會接一些自來水做成桶裝水,但大多數時候,是把便宜的雜牌水倒進品牌桶內。
“大多數時候我都用第二種方法,因為還是要講起碼的‘職業道德’,不能把人給喝壞了。”何延鋒說,雖然有些2號水也是批發商用小型過濾設備生產出來的,但桶是從來不消毒的,所以2號水中的大腸桿菌和霉菌群落等都是超標的。自來水灌裝也是有要求的,必須用“軟水”,就是pH值比較小的弱堿水,否則對人體的危害性太大。
這時候,一個訂水電話打了過來。何延鋒檢查了一下訂水卡后,迅速關上門窗,屋內頓時暗了下來。
他拿出一個娃哈哈蓋子和塑封套,熟練地蓋在一桶灌滿自來水的桶上。然后從窗臺上取下吹風機,對口進行封閉,然后取出“收回”的一個防偽標志,貼在桶蓋上。
約一分鐘時間,一桶名牌水生產完畢。與1號水相比,只是封蓋有些松和顯得粗糙。
伙計快速地將剛灌裝好的水放上了三輪車,給訂水顧客送去。回來時,他手里拿著顧客給的十幾元錢。
何延鋒說,店里用人很謹慎,主要是用自己的親戚或老鄉。
對于水的經營,何延鋒說,有時他們也會向批發商進一些帶有真防偽標志的2號水,只不過價格要4元左右,但相對于1號水6元左右的進價來說,賺得還是要多一些。
“即使消費者查出來也不怕,只不過就是假一賠十,還會從別處賺出來。”何老板說,開店以來極少遇到被索賠的情況。
批發商趁夜送假水
“以前2號水在水站內存放很少,一般都放在倉庫里。這幾天要對外盤店,所以庫里的2號水都搬到了店里。”何延鋒說,一般批發商送水也都在晚上,趁天黑送到倉庫里,再由伙計用三輪車趁夜運些到店中。
從水站出發,何老板帶著記者走了10多分鐘的路程后,才到達他所說的倉庫。離水站大概六七百米的距離。
他所說的倉庫,是一個大院中的小獨間,面積15平方米左右,門窗的玻璃上貼了報紙。
何延鋒將門打開。里面除了滿地的雜標和塑料膜外,看不到一桶水,只有墻邊的一個水龍頭在不停滴水。“最多的時候這里放過200多桶2號水,不到幾天就能賣出去。” 本新聞共 6頁,當前在第 2頁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