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品牌悄然轉型
受經濟型酒店市場規模大和回報高的吸引,煙臺市不少的本土酒店品牌也在摩拳擦掌,意圖在經濟型酒店市場有所作為。
從目前市場現狀分析,煙臺市本土經濟型酒店一半來自于原有酒店的改造。 在這些改造酒店的示范效應帶動下,其它一些尚處觀望之中的酒店和有待升級的社會旅館也將加入到改造的隊伍中,屆時煙臺市的經濟型酒店的規模會更大。煙臺市旅游局副局長李偉功說:“由于經濟型酒店沒有明確的標準,進入門檻低,因此,本土品牌酒店會加速轉型,搶占商機。”
位于長途車站附近的維特風尚酒店正是本土酒店轉型的一個代表。
2007年,原本經營已十多年的鴻賓大酒店,由于經營模式重疊,加之酒店業競爭加劇,一度經營狀況不佳。困境下,酒店引進香港維特公司品牌,在酒店原主體框架下,以經濟型酒店模式進行了改造。沒想到,轉型效果奇佳。酒店的簡約造型和整潔客房大受顧客歡迎,今年1—5月份,客房平均出租率高達110%—120%。
轉型使老鴻賓煥發出了新生機,也更加堅定了煙臺市其它一些本土酒店加速向經濟型酒店轉型的信心。
有信息表明,目前,除了鴻賓外,煙臺市有多家本土品牌酒店正積極向經濟型連鎖酒店靠攏。位于金溝寨附近的萬和大酒店自2006年就開始了向經濟型酒店的轉變,將原有的餐飲外包,同時改造客房,完全向純旅店形式轉變;去年,黃金大酒店也對客房進行了改造,據酒店負責人介紹,改造完全按照經濟型商務酒店Cye.com.cn的概念進行的;據介紹,煙臺人家大酒店也是按經濟型酒店概念進行經營的。據了解,本土品牌酒店的轉型發展資金主要來自傳統酒店業、房地產業和其它民間資本的介入。
這僅僅是個開始。煙臺市旅游局副局長李偉功說:“煙臺市經濟型酒店業的高成長性,自然會吸引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關注。”如他所料,目前,還有多家經濟型酒店品牌準備進入煙臺市。
隨著這些品牌的進入,煙臺市的經濟型酒店市場將迎來新的發展高潮。
市場規模今年將超30億
在一家家中外經濟型酒店競相落戶并深耕煙臺的背后,是煙臺本土市場對經濟型酒店需求的持續高漲。
煙臺市旅游局副局長李偉功說,最近幾年,在煙臺市經濟高速發展的帶動下,商務旅行、大眾旅游蓬勃興起,海內外游客紛至沓來,催生了酒店業的發展,同時也對酒店業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客房舒適、干凈、價錢不貴。但是,目前,煙臺市高檔酒店因不愿意放下身架,社會旅館由于條件簡陋,均不能滿足這些“經濟型”的新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