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的相對空白,恰好給經濟型酒店創造了一個巨大的成長空間。
那么,這個空間有多大?資料顯示,在歐美國家,經濟型酒店的數量占酒店總數的90%以上,市場份額在70%左右。據煙臺市旅游局2007年的統計,現在煙臺市酒店住宿業的市場規模已經接近40億元。據此推算,經濟型酒店的市場空間約在28億元左右!邦A計今年將超過30億!睒I內人士對煙臺市酒店業前景相當樂觀。
這種樂觀的態度,更多的來自于經濟型酒店可觀的收益。“目前經濟型酒店的收益已經與三星級酒店相當,但投資卻要少得多。”衣建華告訴記者,通常情況下,投資一家經濟型酒店的成本在100萬———500萬元之間(不包括物業租金),而回報率卻高達20%—30%。
也就是說,只需要三四年的時間,就可以收回投資。 當然,要想如期實現回收投資的目標,投資經濟型酒店還需把握好三個原則:投資經濟、運營經濟和價格經濟。這是衣建華根據多年經歷總結的一條經驗。
經濟型酒店高回報的奧秘在哪里?調查發現,經濟型酒店的門店一般由租用的舊酒店或普遍房屋改造而成,大堂不做豪華裝飾,也不設桑拿、KTV、酒吧等服務設施,餐廳只提供簡單的早餐服務。酒店中大小事基本由店長負責,每100間客房的服務人員控制在30———35人左右。經濟型酒店的客房設施也很簡單,不安裝浴缸,改為實用、衛生的淋浴房。根據市場調查,煙臺市經濟型酒店目前平均房價在133—202元之間,平均入住率超過90%,經營利潤率在40%—50%左右。除房價外,上述數據均高過傳統酒店的平均值。
不過,由于近年來經濟型酒店的快速發展,地段好的物業成了稀缺資源,物業價格自然水漲船高。這自然會減少經濟型酒店投資人的收益,拉長投資回報期,加大了投資風險。
位于長途車站附近的維特風尚酒店正是本土酒店轉型的一個代表。
2007年,原本經營已十多年的鴻賓大酒店,由于經營模式重疊,加之酒店業競爭加劇,一度經營狀況不佳。困境下,酒店引進香港維特公司品牌,在酒店原主體框架下,以經濟型酒店模式進行了改造。沒想到,轉型效果奇佳。酒店的簡約造型和整潔客房大受顧客歡迎,今年1—5月份,客房平均出租率高達110%—120%。
轉型使老鴻賓煥發出了新生機,也更加堅定了煙臺市其它一些本土酒店加速向經濟型酒店轉型的信心。
有信息表明,目前,除了鴻賓外,煙臺市有多家本土品牌酒店正積極向經濟型連鎖酒店靠攏。位于金溝寨附近的萬和大酒店自2006年就開始了向經濟型酒店的轉變,將原有的餐飲外包,同時改造客房,完全向純旅店形式轉變;去年,黃金大酒店也對客房進行了改造,據酒店負責人介紹,改造完全按照經濟型商務酒店的概念進行的;據介紹,煙臺人家大酒店也是按經濟型酒店概念進行經營的。據了解,本土品牌酒店的轉型發展資金主要來自傳統酒店業、房地產業和其它民間資本的介入。
這僅僅是個開始。煙臺市旅游局副局長李偉功說:“煙臺市經濟型酒店業的高成長性,自然會吸引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關注。”如他所料,目前,還有多家經濟型酒店品牌準備進入煙臺市。
隨著這些品牌的進入,煙臺市的經濟型酒店市場將迎來新的發展高潮。
|